中国在线医疗平台石榴云医赴美IPO:慢性病管理的“线上突围”与资本挑战
近日,中国在线慢性病医疗服务平台石榴云医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招股书,计划于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POM”,拟募资至多1500万美元。
公司概况与业务模式
石榴云医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广州,专注于慢性病复诊与管理,通过线上平台连接医生、患者和药品供应链,构建了“医、药、患、检、险”的一站式服务闭环。其核心业务包括在线问诊、处方开具、药品配送及慢病随访,尤其聚焦肝病、糖尿病等需长期管理的财务领域。
目前,平台以图文咨询为主,计划拓展电话与视频问诊,并与硅谷合作研发AI慢病管理工具“PomGPT”,强化数据驱动的医疗服务能力。
2023年,石榴云医与美年健康达成战略合作,整合其40万医生资源与美年3000万体检客户,推出“体检─医疗─医药”联动的数智化健康管理模式,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慢性病生态中的协同效应。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石榴云医累计签约医生数量稳定在21.2万名以上,已累计开具约304万张处方。而患者数量从2022年底的约63.8万名增长至2023年底的65.4万名,并进一步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68.3万名。
在2022年、2023年及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公司成熟医生的留存率分别达到99.7%、99.9%和99.9%。此外,公司的90天患者复购率(反映处方药的平均消耗周期)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六个月,分别达到65.9%、63.7%和65.5%。
值得一提的是,石榴云医在肝病科室的患者复购率尤为突出,在2022年、2023年及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分别达到73.1%、72.7%和73.5%。此外,公司2023年平台上每位付费患者的平均收入为人民币714元,高于2022年的人民币624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该数据进一步增长至人民币733元。
IPO细节与财务表现
石榴云医于2021年9月秘密提交申请,2025年1月获中国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获批发行不超过100.7万股普通股。尽管募资规模较小(至多1500万美元),但其估值曾于2023年达到30亿美元,背后股东包括步长制药、分众传媒、红杉资本等知名公司和机构。
财务表现方面,2022-2023年营收分别为2.45亿、3.05亿元人民币,2024年上半年达1.5亿元,年化增速约24%。不过,同期净亏损持续扩大,2022-2023年分别为1.25亿、1.45亿元,2024年上半年亏损6675万元,反映行业普遍面临的成本高企与盈利模式探索难题。
市场环境与行业机遇
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期。据Global Newswire预测,2023年该市场规模达1214.3亿美元,2027年或突破4263.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36.9%。政策层面,中国政府对“互联网+医疗”的扶持及医保在线支付的逐步开放(如广州试点)为行业注入动力。
石榴云医以慢性病管理为切入口,精准抓住老龄化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痛点。按签约医生数量计算,其在中国互联网医院市场排名第六,差异化定位避开与综合平台的直接竞争。
风险与挑战
尽管前景广阔,石榴云医仍需应对多重挑战。比如:高额运营成本(如医生补贴、技术研发)与医保覆盖有限制约盈利;中美监管环境波动可能影响中概股估值,且中国对数据安全的审查趋严;平安好医生、微医等头部平台加速布局慢病领域,市场份额争夺加剧。
结语
石榴云医的上市既是其资本化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互联网医疗企业“出海”的试水。若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募资将用于技术升级、市场扩张及供应链优化,但如何平衡增长与盈利、应对监管与竞争,仍是其长期考题。对于投资者而言,石榴云医的价值不仅在于慢性病管理的刚性需求,更在于其能否在AI与数据赋能下,真正重构医疗服务的效率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