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陈金雄:医院信息化到底该怎么做
编者按:医院信息化建设已走过20多年的历程,HIS、LIS、PACS等各种项目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问世,医院借助信息化对医疗服务及流程进行了优化。然而,回顾医院信息化的建设之路,进步的同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近日,由健康界传媒联合北京协和医学院举办的“发现最佳医疗实践--21世纪医院院长峰会·2014”之“医院信息化建设:反思与机遇”论坛上,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计算机应用管理科主任陈金雄就医院信息化建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正常的医院信息化建设路径应该首先能够实现对患者体温、血压、检查、诊断等生理信息的收集,然后实现医嘱、护理计划、治疗等诊疗信息的收集,最后实现费用结算、药品管理、保险管理等管理内容。然而,我国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恰恰反向行走。最先领导医院信息化建设的HIS系统服务于收费、物资管理,在此基础上实现的全院应用仅仅是围绕收费管理的简单临床应用,脱离了医院的业务模型。“医嘱成为了收费的附属品。”陈金雄谈到,旧有模式导致医嘱系统成了收费系统,缺乏闭环管理、流程管理的概念,也无法构成完整的数据中心。同时,陈金雄还谈到,由于概念模糊不清,导致模块组成模糊不清。这给信息化建设带来极大困扰。“一个护士站上五六个系统非常普遍,护士站、移动护理、护理文章、物资申请、护理呼叫,没有几家医院的信息化系统是完整的。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
陈金雄认为要重构信息模型,梳理内在联系,展示人性功能。陈金雄尤其强调了要建立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系统。“电子病历不是编辑器。”陈金雄认为要纠正医务人员对电子病历的认识,在他看来,编辑器成了电子病历的代名词,然而,编辑器仅仅是一个说明书,医嘱才是其核心与本质。真正的电子病历能够负责患者就诊信息的收集、采集、存储、管理以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