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高龄老人低钠血症诊治
患者女性,80岁,因“反复乏力食欲缺乏1年余,加重1周”于2020年7月入院。患者2019年年初自觉乏力食欲缺乏明显,未予重视,7月22日无诱因晕厥1次,外院急诊查电解质:钠113.3mmol/L,静脉补钠后次日复查血钠125.7mmol/L。出院后患者乏力间断发作,门诊予“美卓乐8mg,每日1 次”口服。后长期随访血钠维持在125~130mmol/L左右。1周前患者自觉乏力较前加重,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至我院急诊查电解质:钠121.5mmol/L,予静脉补钠对症处理。现为进一步治疗收住我科。病程中,患者无胸闷气短,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胀,无水肿,精神差,饮食欠佳,尿量约1600ml/d,易腹泻,睡眠一般,近期体重有轻度下降。
一、既往史
有“高血压”10余年,平素口服“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倍他乐克平片”,自述血压控制可。2020年2月因腰痛查有“腰椎压缩性骨折”。2020年3月至今反复发作尿路感染。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性疾病史,否认重大外伤,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和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
二、体格检查
体温37.2℃,脉搏80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28/62mmHg。神志淡漠,满月脸,面部红润,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率8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和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肾区叩击痛弱阳性,双侧输尿管点无明显压痛,肠鸣音5次/min,双下肢无明显水肿。
三、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血常规:WBC 13.33x109/L,N% 89.20%,Hb 119.00g/L,PLT 288x109/L。
尿常规:尿隐血+-,尿蛋白+-,白细胞40个/μl,细菌3600/μl;尿钾28.7mmol/L,尿钠162.1mmol/L;尿渗透压579mOsmol/kg;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测定:151nmol/24h;中段尿一般细菌培养:大肠埃希菌。
粪便常规:硬度烂便,大便隐血试验(+)。
生化:ALB 36.3g/L,Urea 5.1mmol/L,CRE 28.4μmol/L,UA 182μmol/L,Ca 2.28mmol/L,P0.98mmol/L,Mg 0.80mmol/L,K 3.6mmol/L,Na 125.8mmol/L,Cys C 0.99mg/L。
肿瘤标志物:CEA 26.20ng/ml,CA72-4 10.41U/ml,CYFRA21-1 4.17ng/ml,其余正常。
炎症指标:CRP 11.1mg/L,PCT 0.071ng/ml。
甲状腺功能:T3 0.92nmo/L,T4 64.96nmol/L,FT3 2.98pmol/L,FT4 13.49pmol/L,TSH 1mIU/L。
甲状旁腺激素:30.7pg/ml。
性激素水平:FSH 7.531IU/L,LH 29.06IU/L,PRL 308.58mlU/L,E2<73pmol/L,T 0.42nmol/L,P<0.01 nmol/L。
血浆皮质醇测定8点-16点-24点:55.0-67.0-59.0nmol/L。
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8点-16点-24 点:4.11-2.74-2.51pg/ml。
血渗透压:270mOsmol/kg。
心电图:窦性心律,P-R间期延长;二维超:EF 64.0%,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轻-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骨密度检查:重度骨质疏松。
胸、腹部CT:两肺陈旧灶。两侧胸膜增厚。胰腺体部囊性影,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IPMN)?囊腺瘤?建议临床进一步检查。多发腰椎压缩性改变。肠系膜根部多发淋巴结钙化。腹部MRI提示:胰腺体部囊性灶,考虑IPMN可能性大。
腰椎CT:T12~L5椎体多发压缩性骨折。L3/4、L4/5 椎间盘突出。L5/S1 椎间隙变窄。腰椎退变。腰背部筋膜炎。
四、入院诊断
1、低钠血症待查①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②脑性耗盐综合征?③肾上腺功能减退?
2、尿路感染
3、腰椎压缩性骨折
4、骨质疏松。
五、诊疗经过
患者为高龄女性,病程长达1年,反复查电解质均提示低钠血症,乏力食欲缺乏明显,时有恶心呕吐。外院曾诊断考虑“腺垂体功能减退”,长期口服美卓乐8mg po,每日1次。追溯患者起病初病史,报告单提示:肌酐39.2mmol/L,尿素4.22mmol/L;尿钠93.5mmol/L;血浆皮质醇(8:00):18.2μg/dl(参考范围8.7~22.4ug/d),血浆皮质醇(16:00):9.2μug/dl (参考范围<10ug/d),血浆皮质醇(24:00):9μg/dl;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全套、甲状腺功能、血清生长激素未见明显异常。根据以上资料,我们考虑外院诊断腺垂体功能减退证据不足。此次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提示低血浆渗透压高尿渗透压和高尿钠,尿酸、尿素氮降低;但由于患者长期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应用,下丘脑CRH和ACTH合成和分泌受到抑制,血浆皮质醇、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下降。结合患者无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皮肤脱水干燥,无水肿或腹水,无利尿剂应用史,我们诊断考虑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IADH)。
诊断明确后,治疗上首先控制入量1000ml/d,口服10%氯化钠,同时24小时持续静脉泵入3%盐水250ml,次日复查血钠128mmol/L。但患者拒绝配合限水和持续静脉泵入盐水治疗。给予托伐普坦7.5g/d,3日后复查血钠132mmol/L,5日后复查血钠134mmol/L,一周后上升为正常范围,托伐普坦7.5g/d长期维持。此外,根据尿培养药敏结果,予以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并逐步对美卓乐进行减量,每2周减1/4片,直至停用,无撤退反应。抗感染治疗1周后患者体温正常,复查血象等炎症指标正常后出院。4个月后门诊随访,复查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功能均恢复至正常水平。
六、病例讨论与总结
低钠血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其发生率约占住院患者30%。而老年患者由于食欲减退、肾功能下降、血管加压素(AVP)的反应性升高、利尿剂的应用、共病发生率增加等,更容易出现低钠血症,研究表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随年龄呈递增趋势。轻度低钠血症较少引起症状,中度低钠血症开始出现恶心呕吐,重度低钠血症可表现为头痛嗜睡、神经精神症状和可逆性共济失调等,甚至昏迷危及生命。此例患者为高龄老人,病程长达1年余,临床表现为中-重度低钠血症,胃肠道症状明显,并开始出现神情淡漠,腰椎骨折后长期卧床,严重影响生存质量。
低钠血症分为低渗性低钠血症、等渗性低钠血症和高渗性低钠血症,低渗性低钠血症才是真正的低钠血症。此患者测得的血渗透压<275mOsm/(kg·H2O),属于低渗性低钠血症。根据患者循环血量状况不同,低钠血症又分为:①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如胃肠道丢失、利尿剂应用、盐皮质激素缺乏等;②等容量性低钠血症如最常见的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IADH)、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③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如心力衰竭、肾衰竭、肝硬化等疾病。该患者无摄入不足、胃肠道液体丢失、大量出汗高血糖病史,无心、肝、肾功能不全病史,查体无双下肢水肿、皮肤黏膜干燥现象,首先考虑等容量性低钠血症。该患者起病时外院检查提示仅午后血浆皮质醇为正常值下限,其他激素水平未见明显减低,“垂体功能减退”诊断不足,且尿钠浓度>30mmol/L,我们考虑SIADH可能性大。
SIADH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内源性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增多,从而引起水潴留、尿排钠增多以及稀释性低钠血症的一组综 合征。根据欧洲低钠血症诊疗临床实践指南列出的主要诊断标准:①有效血浆渗透压降低<275m0sm/(kg·H2O);②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尿渗透压增加,>100mOsm/(kg·H2O);③根据临床表现判断血容量正常(无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皮肤皱缩、黏膜干燥等);④钠、水摄入量正常时尿钠增加(>20~30mmolL);⑤排除其他导致等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减退;⑥肾功能基本正常,未使用利尿剂尤其是噻嗪类利尿剂。次要诊断标准:①血清尿酸<0.24mmol/L(<4mg/d);②血清尿素<3.6mmol/L (<21.6mg/d);③使用0.9%生理盐水后不能纠正低钠血症;④钠排泄分数>0.5%;⑤尿素排泄分数>55%;⑥尿酸排泄分数>12% ;⑦通过限液治疗低钠血症得以校正。满足基本标准即可诊断。如果不是,满足补充标准,SIADH可能性大。血管加压素(AVP)检测不便,且变异大,临床不建议检测AVP用于诊断SIADH。
SIADH常见病因有恶性肿瘤肺部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疼痛、应激等。恶性肿瘤以小细胞肺癌最为常见,其他如胃肠道肿瘤、胰腺癌、支气管类癌、生殖泌尿系统肿瘤、淋巴瘤均有报道。该例为老年患者,肿瘤发病率高,入院后我们即完善胸、腹部CT、头颅MR等全面检查,结果提示IPMN可能。IPMN是一种少见的胰腺囊性肿瘤,此外,患者大便隐血试验为阳性、多个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有合并胃肠道肿瘤可能,但患者及其家属拒绝进一步行肠镜检查,有待后期随访中进一步筛查 。
低钠血症的治疗应根据病因、严重程度、急慢性,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大多数SIADH属于慢性低钠血症,指南推荐限制液体量是轻中度患者的一线治疗,若限量24~48小时后无明显改善或不能耐受,应给予药物治疗。本例患者80岁高龄,持续低钠血症,反复恶心呕吐、乏力明显、神情淡漠。因患者不配合限水补盐治疗,我们给予托伐普坦口服,后患者血钠逐渐恢复正常,随访中血钠保持稳定,除轻度口渴外,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托伐普坦属于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
七、病例点评
1、高龄老人低钠血症发生率高,严重的低钠血症能增加患者死亡率,慢性低钠血症可能增加老年患者跌倒、骨折风险。而多种并发症的患者发生低钠血症可能进一步加重病情,影响预后。因此,及时和正确纠正低钠血症至关重要。
2、引起低钠血症的原因很多,多数患者病情复杂,有些病因较为隐匿,往往需要全面检查,避免盲目诊断和治疗。病史、血容量、渗透压的判断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低钠血症诊断流程包含四个层面:①判断真性低钠还是假性低钠。②判断急性低钠还是慢性低钠。③判断是否是AVP介导的低钠。④判断细胞外容量状况。该例患者在外院就诊后误诊为垂体功能低下,激素的不规范应用尤其是长期使用导致一系列并发症,临床应该汲取经验教训。
3、对于临床诊断为SIADH的病例需进一步排查可能病因。低钠血症多数与肿瘤伴随出现,也可为肿瘤的首发表现。肺癌、乳腺癌及头颈部肿瘤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相对较高。老年患者排除肺部感染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药物因素后,需对肿瘤进行重点筛查。
4、低钠血症的治疗要注意个体化,治疗前需对病因、严重程度、急慢性正确评估。急性和严重的低钠血症应紧急治疗,慢性低钠血症的纠正切忌过快,避免渗透性神经脱髓鞘综合征。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可以特异性阻止肾小管水的重吸收发挥利尿作用,同时较少影响钠盐排泄。最常用的药物有托伐普坦和考尼伐坦。本例患者选用的托伐普坦是FDA批准的首个口服V2受体拮抗剂有效纠正低钠血症。临床需在使用初期密切监测血钠变化,避免血钠浓度升高过快,该药安全性尚需更多循证医学证据。
参考文献:
[1]Peri A, Grohé C, Berardi R, Runkle I. SIADH: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Endocrine. 2017;55(1):311-319. doi:10.1007/s12020-016-0936-3
[2] Grant P, Ayuk J, Bouloux PM, et al.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inpatient hyponatraemia and SIADH. Eur J Clin Invest. 2015;45(8):888-894. doi:10.1111/eci.12465
[3] Adrogué HJ, Tucker BM, Madias N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Hyponatremia: A Review. JAMA. 2022;328(3):280-291. doi:10.1001/jama.2022.11176
[4] Cuesta M, Thompson CJ. The 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sis (SIAD). Best Pract Res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6;30(2):175-187. doi:10.1016/j.beem.2016.02.009
[5]赵志颖,龙怀聪.老年住院患者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6):3952-3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