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谷网

糖医生是怎么玩转慢病管理的?

来源:奇点网

慢病管理现在绝对是个热词,好像一夜之间做移动医疗的一大票人都投身到了慢病领域。看上去慢病领域遍地黄金,不过涉水一年多的糖医生说,然而并没有什么【哔–】用,糖尿病管理做起来和看上去就是两码事儿。

糖医生是2014年出生的,两位创始人佟伟栋和徐锋,一个是曾经的执业医师,一个有着跨界的工作经历,在不同行业摸爬滚打数年后迈入了移动医疗大门,开发了糖医生App。糖医生自认是医疗环节产业链中的改善者和润滑剂,让厂商和患者之间的距离可以更短一些。目前的团队一共有30个人,其中技术14个人。徐锋告诉奇点,糖医生目前用户量有60多万,平台上有400多个医生,日活在8000~1万,月活23~25万。

奇点:你如何评价产品目前的用户活跃度,糖医生用户的年龄分布是怎样的?

糖医生(徐锋):现在产品还是属于初步阶段。从用户的活跃度来说,现在移动医疗App一般活跃度大概在2.4%左右,这样算下来每天活跃的用户也就1万多,现在每天大概200多个问题,所以400多个医生服务也很充裕。因为用户在平台上不只是咨询医生问题,还会自己上传一些数据。

用户90%都是60岁以下的,50岁以下的就过半了。对于年长的糖友,我们以前希望通过子女辅导的方式让他学会,但是真正有多少子女有时间有精力教会老人去学会用智能机是个很大的疑问,所以说子女辅导只是一种提法,真正产生的效果不多。这部分用户如果不能转化过来我们只能选择放弃,如果会用微信可能还是我们的潜在用户,但如果微信都不会用的话那App就更难了。

奇点:平台上的医生从哪里来?你们如何激励医生?

徐锋:前期主要是靠地推,地推人员在天津还有成都布的人多一些,所以这些地方的医生就会多一些。网上主动注册的医生很少,可能不到50个。不过接下来我们会加大在互联网上推医生的力度,因为线下还是慢,而且成本在前期会比较高。主要我们当时想的是可以多一些真实医生,这样可以对产品有多一些修改意见。而且这些医生会成为我们的种子核心用户,可以给我们推荐一些其他医生到平台上来。之后希望能借助一些医生比较多的平台来合作进行医生的推广。

我们会根据医生在平台的活跃度进行一些激励。如果App本身必须能解决医生的一些问题,比如能提高他的工作效率、解决收入问题、能够给医生带来学术上的价值。如果这三个点都能做好了,那么医生的粘度和活跃度会高很多。

奇点:慢病管理的核心是用户干预,你们是怎么做的?

徐锋:慢病管理的过程是反人性的,就像是戒烟一样。所以一个人要想做好慢病管理一定是他要先下定决心管好我自己,所以就是患者要有意愿。我们现在提供的糖尿病管理功能实际上很简单,只是一个记录的功能,并没有更多的建议服务。这主要是我们成立时间比较短,这方面的方案并不是很完善;另一方面是我们希望积累更多用户数据,积累到一定量之后我们会着手编写根据用户习惯和需求的建议意见,以后我们希望这方面能做的更加精细化。如果能够做到情景化的治疗和建议方案,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用户需要的东西。

奇点:所以既然只是记录的功能,用户为什么要到糖医生的平台上?

徐锋:我们目前干预的很少,大部分还是靠用户自我习惯的养成。我觉得用户一定是要有管好自身的意识才能有好的效果。现在很多App会提醒用户到点喝水了到点吃饭了,这块我觉得如果只是单一的提醒并没有什么作用。

患者意愿是需要培养的,第一个就是患者教育,通过学知识让他了解糖尿病相关问题;第二个就是恐吓,比如你今天不做什么就会怎样怎样;第三个是引诱;然后还有提供建议,在这方面需要考虑到用户的心理,我们在月底会增加社交的功能,由原来的个体管理变成群体管理,一方面可以减少医生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很多慢病患者都是久病成医,可以提供这方面的需求。这会是我们下一个尝试。

奇点:你们如何采集患者的血糖数据?

徐锋:智能血糖仪的话我们开放了接口,可以上传到云端;传统的血糖仪是我们和血糖宝一起做的一个中间件的盒子,血糖仪连盒子,盒子连手机,这样数据可以通过盒子上传到云服务上面,然后手机app就可以读到数据。血糖仪的市场存量很大,新出的智能血糖仪市场占有量并没有那么大,所以我们希望用这样一个盒子把传统血糖仪存量市场盘活。盒子月底在京东上做众筹,之后我们想在外面送,可能是医院、护士站、保健机构,一台可以对接几十个血糖仪,这样效率更高。

奇点:你觉得慢病管理的难点在哪里?

徐锋:难点主要还是付费方的问题。现在在我们平台上主要有三方用户,第一方是患者、然后是提供服务的医疗机构、医生,护士,还有就是企业,药企或者器械企业。用户这块在前期不能提供非常好服务的前提下向用户收费,可能都把用户吓跑了,所以前期找用户收钱是比较难的。医生肯定不可能找他收钱了,很多时候还得贴钱。很多互联网医疗公司现在都指望能在企业这块做好收入,虽然还不是很明朗,但是这条路被证明是可行的。不过这种模式可能会有天花板,就是收入规模可能会有瓶颈。

奇点:所以你们准备一直免费下去?

徐锋:我们为患者提供管理也就是为患者服务,只不过这种服务可能是由机器提供的或者是由人提供的。由机器提供的服务可以免费,但是人工提供的可能就会收费。现在是完全免费的。我们希望以后有一批意识强的患者可以尝试收费。现在这种线上问诊基本上都会免费下去。以后我还是倾向不收费,因为轻问诊这个环节对慢病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很多问题有没有人回答对患者来说可能并不是一个很急迫的事情,他可以通过很多其他渠道问到。如果要提供一对一的专人服务项目,应该要收费,而且这种就是要求可落地的。落地不一定是见面,但一定是要通过电话或者APP进行管理。

奇点:看应用里面已经在进行商业化尝试卖耗材了,销量如何?除了这个还有尝试或者准备尝试的商业化路径吗?

徐锋:现在的耗材一个月的销量不多,大概在10000多块钱左右。价格是参考的天猫和京东,就是用户图个方便。其实我们把电商行为放到App里面最主要的还是在测试和考量用户付费比例和意愿,几万用户中有多少人是在没有推动力的情况下愿意花这个钱的,看看这个模式是不是可以继续下去。

商业化我们设想的有五个方面,电商尝试过了,随着商城物品不断丰富销量和销售额会不断增加,但是我们认为这是其中一种模式,不足以完成巨大产出。第二个是向患者收费,还没尝试过,因为需要很多条件才能满足。向企业收费在和企业谈,并且取得了一些进展。目前收到最多的还是直接想在平台上做药物推广的企业,因为我们还比较小,所以提供的方案还是资源互换的,没有直接收费。和药企合作这块在明年可能会有比较快的增长。保险公司数据精算和控费这个就更远了。我们也有尝试在社保和商保之间去寻找合作模式,模仿美国Welldoc什么的,大家都明白这个模式未来是好的,不过现在都做不了。

奇点:回到产品,你们觉得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徐锋:App来说需要改进的很多,美化UI,改善饮食和运动的监测管理,对接更多的智能硬件进来,然后我们就是要加强患者之间的互动。在下个版本里面会加入患者社区,之后可能还会增加医生之间的互动,把社交功能做的更完善一些。然后还需要完善机器推送的管理方案,做到个性化,每个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推送不同的内容出来。

奇点:慢病管理的App其实还挺多的,你觉得糖医生的优势在哪里?

徐锋:我们最开始就是以开放的思路来做平台,我们并不是要取代传统行业,而是帮他们互联网化,让他们在互联网大潮里也能分到一杯羹。所以相对来说我们的合作伙伴会多一些,做起事情来流程上会更顺畅一些。第二个团队相对来说比较完善。我们团队的学习能力和执行力也很强,很跨界,对于新事物接收和转换也很强。我们的进展还比较快,因为有前车之鉴所以少走了很多弯路。

关注药上市微信
点击关注药上市微信

相关阅读

糖医生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2016-09-05

糖医生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当癌恐散去,人生更多彩

2024-01-10

当癌恐散去,人生更多彩
从“求治”到“求愈”,乳腺癌诊疗进入慢病管理时代

2024-01-02

从“求治”到“求愈”,乳腺癌诊疗进入慢病管理时代
患者福音:创新慢阻肺社区管理模式落地上海

2019-11-10

患者福音:创新慢阻肺社区管理模式落地上海
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启动“星领航”学科中心建设项目,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2019-07-24

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启动“星领航”学科中心建设项目,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热门推荐

从“不患病”到“活得好”!多方联动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2025-04-22

从“不患病”到“活得好”!多方联动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04-21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凶险的百日咳,发病率40年新高!专家:婴幼儿需“加速免疫”

2025-04-25

凶险的百日咳,发病率40年新高!专家:婴幼儿需“加速免疫”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2025-04-19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上海“沪惠保”参保进入倒计时,年累计赔付金额超17亿元

2024-06-25

上海“沪惠保”参保进入倒计时,年累计赔付金额超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