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谷网

为什么慢病管理APP看起来很美 实际却惨不忍睹

来源:新康界 作者:刘谦

一位药企总裁讲,他特别想有一个移动医疗产品能把慢病管理做起来。然后我就讲,正因为你们非常想,所以这个做不起来。为什么呢?如果是药企营销部门做慢病管理,打个比方就是“黄鼠狼想给老母鸡做健康管理”,患者放心吗?

慢病管理是一个非常美丽的馅饼,但这个馅饼下面是陷阱,一不小心就掉下去了。

馅饼

移动医疗是一个真正好的工具,把慢病防控提高到一个可执行的议程上。它有多的优点:低廉、互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检测、社区等,正因为有这些功能,才使慢病可防可控成为一个可能。所以图像、策略、需求和能力都是有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实现。从市场来看,慢病管理也是移动医疗创业项目中最多的,据不完全统计,已经超过200个,而且即使像春雨医生、丁香园这样并不是做慢病出身的,也已切入到这块。

具体来说,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纯粹以App为主要界面的随访工具,是医患的随访交流,它有患者的一些提醒、教育、监测、预约功能,但是它的线下活动很少,也没有患者自主监测的指标功能,还需要患者手动输入,同时不能指导临床,这就成了医生和患者大家私下玩的。还有一类是和可穿戴设备硬件相关的,它可以自动采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的生理和病理指标,可以同步到云,最最常见的是智能血糖仪,这类产品非常多。但是同样有一个问题,它的数据不能用于指导医患,没有哪个医生敢用可穿戴设备采集的数据用于诊断,不管是在法律上还是临床的精确度上都还是有欠缺的。

所以目前的现状是非常火热,但实际上都没有突破,叫好不叫座,如果你打开随访慢病管理的App后台,它的用户数据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残不忍睹,没法看。

所以移动医疗做慢病管理现在只是看起来很美。

陷阱

从患者角度:

第一,移动医疗看似方便实则不易,比如患者在手机上输入这些数据时非常困难,因为很多患者是中老年人,大家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而这方面往往有很大缺陷,如果一个大夫不能在5分钟之内全部完成的话,患者是没有可能在半个小时之内完成的,是不可能坚持的。

第二,慢病患者不能被“管理”,因为懒惰、贪婪、好色,这些都是人的本性。不要指望着这个事对他的健康有利他就一定会去做,这是不可能的。不能立马看到结果你就没法说服他去做这个事,更不要说让他买单了。如果可穿戴硬件技术上成熟的话,配合APP患者可能更愿意使用。

从医生角度:

第一,医生参与动力不足,如果你的平台上没有三甲医院的医生是不会吸引患者的。前不久,一个移动医疗公司跟我们讲,他们的平台上一个医生可以管理一千个患者,这是不现实的,因为没法从中获得收入。此外,干预太轻,患者习惯很难改变。我们目前的主要方式是通过App,App只是手机中的一个图标,加上呼叫中心,再发一些垃圾短信,这样真能影响患者吗?你要假设患者他是小学文化,认识字不超过500个,不太会使用手机,这种情况他怎么能够完成你的工具使用,如果你的工具能够过这一关他才有可能使用。

举个例子,有一个肝病管理运用,患者界面需要拉五层。如果需要点到第五层时才能输入数据,患者能做得了吗?第二,患者的药物选择一共有57个,要拉三四篇,患者搞得清这么多药吗?肝炎我们都是“大三阳”“小三阳”,可是他用的都是专业医学词汇,患者能了解吗?所以最终的使用的数字非常低,上线大概三个月,只有几十个活跃用户,这是非常糟糕的。

解决思路

我们不光讲问题,还要讲讲解决的方案。目前我们也看到了一些解决思路。

第一,依托医院。大家都知道,数据最难采集,但是医院的HIS系统里有大量患者数据,如果我们和医院合作,配合医院去做随访,这是一条可行之路。虽然医院有动力问题、机制问题,但不是不可以解决的,医院也开始意识到患者随访重要性。

第二,如果你真要做,并且也不想跟医院做,那一定要把线下做重,一定要有比较强的医生指导,或者录入要方便,要有患者社区,要有奖励,患者之间要能比赛,要有线下活动,这些都能够提高患者黏性和活跃度。我们看到这个方案已有公司在尝试,在社区做物联网的智慧医疗,既有家庭的可穿戴,又有社区的检测亭,这些数据能够同步到云,病情严重的去大医院,稳定的进社区医院,没有问题的自我管理,这个可能也是一条路。

还有一条路,美国非常有名的糖尿病管理软件WELLDOC,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得到了临床试验数据证实能降低糖化血红蛋白,这是糖尿病关键指标,发表在权威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因此它是作为医疗产品收费使用的,每个月200美金,保险公司是报销的。这点突破了之前很多APP做着给医患随便玩玩的层次。碰巧我们也知道上市公司泰格医药也在走这条路,他们打算走试验验证它APP的临床干预效果,未来成为医生治疗的一种工具。

二十年前,我刚开始做医药的时候,那个时候谁有手机谁就很牛,当时我就想五年之内我有一个我就不得了了,但是现在大家都有iPhone6了。未来所有的健康管理都会用移动的,大家不要只追求概念,而是要把线下服务做踏实。

作者简介:刘谦,医药作家,微信号rogerjx720,处方药营销20年后从事移动医疗创业

关注药上市微信
点击关注药上市微信

相关阅读

当癌恐散去,人生更多彩

2024-01-10

当癌恐散去,人生更多彩
从“求治”到“求愈”,乳腺癌诊疗进入慢病管理时代

2024-01-02

从“求治”到“求愈”,乳腺癌诊疗进入慢病管理时代
患者福音:创新慢阻肺社区管理模式落地上海

2019-11-10

患者福音:创新慢阻肺社区管理模式落地上海
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启动“星领航”学科中心建设项目,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2019-07-24

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启动“星领航”学科中心建设项目,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新医改背景下分级诊疗制度研究

2019-06-28

新医改背景下分级诊疗制度研究

热门推荐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

2025-04-24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
从“不患病”到“活得好”!多方联动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2025-04-22

从“不患病”到“活得好”!多方联动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天津恶性伤医事件,嫌犯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刑拘

2017-07-01

天津恶性伤医事件,嫌犯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刑拘
医务人员学术讲课取酬的六个应当、六个严禁

2024-02-26

医务人员学术讲课取酬的六个应当、六个严禁
天津发生恶性伤医事件,嫌疑人已被控制

2017-06-30

天津发生恶性伤医事件,嫌疑人已被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