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脱发”新药3期数据公布,不如人意
11月27日,开拓药业发布公告称,旗下外用治疗男性雄激素性脱发(AGA)的创新药KX-826(福瑞他恩)在中国III期临床试验中读出顶线数据。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KX-826组TAHC在各个访视点虽然均有提高,但差异在统计学上并未达到显著性。这一结果也被解读为III期临床结果失败。受这一消息影响,11月27日开拓药业开盘即暴跌逾30%。
曾在之前的多个临床试验中表现良好
雄激素性脱发是一种雄激素依赖的遗传性疾病,也是临床最常见的脱发类型,表现为头发密度进行性减少。据悉,全球约50%的男性及10%的女性受到该种脱发的影响,2022年中国雄激素性脱发男性患者人数为1.07亿人,女性患者人数也接近3000万人。
雄激素受体(AR)被认为是雄激素性脱发的危险因素。资料显示,KX-826是一款小分子AR拮抗剂,通过竞争雄激素与靶组织中的AR结合,阻断雄激素信号传导的通道。同时,KX-826是局部阻断雄性激素介导的信号,而非系统地降低雄性激素水平,其代谢物在体内的AR激动剂活性大大降低,从而副作用也相应减少。
KX-826在之前的多个临床试验中均表现良好。今年5月,开拓药业宣布KX-826治疗男性雄激素性脱发的美国II期临床试验已成功完成,数据显示,治疗24周后,KX-826 0.5%浓度、每日两次(BID)组的TAHC较基线增加约10根/cm2,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彼时,开拓药业强调,KX-826 0.5%浓度BID为II期临床试验的最佳给药剂量,与中国男性脱发II期临床试验一致,该剂量被确定为美国/全球男性脱发III期临床试验的推荐给药剂量。
不过,如今其III期临床结果差强人意。该项III期临床试验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以评估外用0.5%浓度每日使用两次KX-826治疗中国成年男性脱发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治疗24周后KX-826组TAHC结果显示,KX-826与基线相比促进了毛发生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但与安慰剂相比,KX-826组TAHC在各个访视点均有提高,差异在统计学上未达到显著性。
这一结果无疑给其能否顺利商业化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不过,开拓药业在公告中称,公司将继续分析该项III期临床试验的结果,并开展KX-826外用治疗脱发及痤疮的多项临床试验,持续探索KX-826上市的可能性。
至今未有一项产品实现商业化
值得一提的是,KX-826并非开拓药业第一次在重要管线的III期临床试验中出现失利。资料显示,开拓药业主要以雄激素受体和肿瘤相关疾病为核心,布局了包括新冠、前列腺癌、脱发、痤疮、肝癌和乳腺癌等领域的药物。其研发管线中进展较快的,除了KX-826,还包括二代AR拮抗剂普克鲁胺。
普克鲁胺原本开发用于治疗前列腺癌、AR+乳腺癌等肿瘤适应证,后被开发治疗新冠感染。不过,2021年12月开拓药业公布的普克鲁胺治疗轻中症新冠患者的III期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中期分析数据显示,该项试验的中期分析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彼时这一结果被市场普遍解读为开拓药业新冠口服药物研发“失败”。
今年3月,开拓药业发布的公告中显示,普克鲁胺针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在中国开展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截至公告日期,单药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OS事件的数据收集、分析及总结。分析结果显示,OS主要终点未达到统计显著性差异。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自2009年成立至今,开拓药业尚无任何一款在研药物实现商业化,其2023年中报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开拓药业亏损2.12亿元,相比2022年上半年5.18亿元的亏损有所收窄,减亏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研发支出和行政支出减少,财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开拓药业的研发成本为1.65亿元,相比于2022年上半年4.61亿元减少2.96亿元,主要系由于新冠药物普克鲁胺费用减少等。此外,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开拓药业分别亏损5.08亿元、8.42亿元、9.54亿元、2.12亿元,合计亏损25.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