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卓”:围绕肝病治疗,微知卓“小细胞”搏“大作用”
为什么当初会选择肝病治疗这个领域?谈及这个问题,上海微知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知卓)创始人潘国宇在接受医谷采访时表示,这一方面是因为创始团队的研究领域都是与肝脏相关,另一方面也是基于中国的肝病治疗形式严峻,大家希望能切实帮助相关的患者,“这是我们的特长,也是我们能做一点事情的地方”。
专注国内首个生物人工肝产品
中国是肝病大国,每年新发肝衰竭病例可达50万,重症肝衰竭病人的90天死亡率在50%以上。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目前肝衰竭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为肝移植,但高昂的治疗费用和紧缺的肝源使得每年只有不到6000例患者能够接受肝移植手术。除此之外,使用物理吸附及血浆置换等手段无法有效清除血液中的毒素,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
微知卓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重症肝脏疾病及细胞治疗的新型生物医药技术公司。其核心产品HepaCure生物人工肝用于肝衰竭治疗。该产品是一种体外肝功能支持系统,核心组件为人源诱导肝样细胞制品(human induced hepatocyte-like cells,简称hiHep细胞)和细胞灌装器。其中,hiHep细胞具有与人类原代肝细胞相似的基因表达谱,也获得了肝脏的重要功能(如具有肝特异性蛋白质分泌、药物代谢等功能)。重要的是,hiHep细胞在大规模扩增之后依然维持肝脏基因的表达和肝脏的体外功能,使其成为生物人工肝种子细胞的重要来源。
HepaCure的治疗机制主要是通过体外透析方式,hiHep细胞与人血浆进行物质交换,净化肝衰患者的血浆,起到治疗作用。从临床适用场景来看,HepaCure生物人工肝可以短时间代替肝脏功能,促进肝衰竭患者自体肝功能的恢复,也能为需要肝移植的患者争取时间,等待合适的肝源。
图片来源:微知卓
据微知卓官方介绍,HepaCure生物人工肝的核心技术为来自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惠利健团队研发的肝细胞直接转分化技术。该技术通过将人的成纤维细胞导入三个肝脏相关的转录因子,直接转分化为肝样细胞(hiHep细胞),这一技术打破了原本体细胞只有通过iPSC/ESC向功能细胞转变的这一技术瓶颈,首次实现了从体细胞向肝样细胞的直接转分化。据悉,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Nature、Cell Stem Cell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并获评“2011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而该项技术转化的重大突破也获得了“2017中国十大医学进展”的奖项。
此前的IIT研究显示,10例急性或慢性肝衰竭患者被纳入研究,接受一次或两次治疗,两次的间隔为7天至10天。结果显示,该试验达到主要终点,90%的患者存活28天,80%的患者存活90天。两年后,7名患者在没有肝移植的情况下仍然存活。
据医谷了解,2022年11月,微知卓的生物人工肝产品在国内获批临床试验,用于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引起的慢加急性肝衰竭。这标志着我国首个生物人工肝产品即将进入国内注册临床试验阶段,而这也是目前国际上唯一进入临床阶段的生物人工肝产品。潘国宇透露,该药预计将在近期正式开展临床研究。
此外,潘国宇介绍,HepaCure生物人工肝是以细胞为主的药械组合产品,跟市面上的细胞治疗产品面临类似的挑战,例如如何保证整个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如何建立合适的质量控制标准等。同时,产品正式进入临床后,病人的复杂性可能也要多于临床前实试验的复杂性。“但我们有信心去克服这些挑战”,潘国宇表示:“实际上2017年我们就建立了自己的GMP厂房,然后一边摸索一边跟监管部门交流,请教专家,最终打造出了完善的产品生产流程、质控流程。可以说,至少在肝脏细胞领域,这样大规模的细胞生产和质控,我们是做得最好的团队之一。”
深耕布局肝病领域全产业链
微知卓目前的产品主要针对重症肝病患者的治疗,但实际上其技术的应用范围远不止于此。“我们第一个研发管线是生物人工肝,第二个可能就是细胞移植”。潘国宇介绍:“与癌症不同,肝脏是人体内唯一具有很强再生功能的器官,因此肝脏疾病可以通过肝移植使患者重获生机。对于中晚期肝病患者,也许现在不得不做生物人工肝、肝移植治疗,但如果能在早期进行肝细胞移植的治疗,那就能遏制疾病后续的发展。而在中期,生物人工肝可以减缓疾病进展,不至于发展到晚期进行肝脏移植。此外,在肝切除方面,如果涉及切除的范围较大则可能会产生肝衰竭等问题,而生物人工肝系统能够对围手术期治疗提供进一步的帮助。”据医谷了解,目前,生物人工肝用于肝切术后康复的适应症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图片来源:微知卓
除了HepaCure生物人工肝,微知卓目前披露的进展较快的第二款产品是可增殖的人原代肝细胞ProliHH。官方信息显示,其核心技术是原代肝细胞体外扩增技术,即建立全新的人肝细胞体外扩增理论和培养体系,突破理论瓶颈,通过一种特殊的培养基实现人原代肝细胞体外大规模扩增。该产品拟开发用于肝细胞移植治疗遗传代谢性肝病,以及用于药物筛选等研发服务。
图片来源:微知卓
可以预见,未来在肝脏切除手术的术后康复、肝脏移植的器官保护与术后维持等更多治疗领域,微知卓都将带来更多惠及患者的产品。“这是公司自成立以来的愿景,也是我们团队一直努力的方向。”潘国宇说道。
写在最后
在生物医药行业深耕多年,在谈到用一个词来概述现在的事业时,潘国宇很坚定的给出了他的答案——敬畏。
“我们的研究工作与生命密切相关。所以如果真要用什么词来概括,我觉得是敬畏,要有一颗敬畏之心,对生命的敬畏、对整个科学的敬畏。我们公司的名字叫微知卓,也是希望能够见微知卓、由小见大,我们做的是小小的细胞,但希望这小小的细胞能够最大程度地帮助患者,减轻他们的负担。”潘国宇说道。
此外,潘国宇还谈到,目前国内外还有许多公司也在开展生物人工肝的研究,“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个领域,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到患者,同行之间相互协作和支持,一起把产业生态做好做强,共同推动肝脏疾病治疗领域不断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