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谷网

信达生物那些消失的双抗

来源:医谷网

继PD-1/L1单抗、CAR-T细胞疗法、ADC(抗体偶联药物)之后,双抗药物成为又一大风口。据西南证券研报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双抗市场规模接近40亿美元,随着双抗药物获批上市进程的持续加快,预计2030年全球双抗市场规模有望达807亿美元。截止目前,全球已有9款双抗药物获批上市。

消失的四款产品

信达生物是国内药企布局双抗的“大户”之一,但根据2022年业绩报披露和官网现有在研产品一览,信达生物有4款处于临床研究的双抗产品消失了,具体包括IBI-318、IBI-319、IBI-315、IBI-321,进展最快的原本已推至三期临床试验阶段。

IBI-318就是信达生物消失的双抗产品中临床研究最为靠前的那一款,已被推进到了Ⅲ期临床,公开资料显示,IBI-318是一款重组全人源IgG1抗PD-1/PD-L1双特异性抗体,其通过桥接表达PD-1的T细胞和表达PD-L1的肿瘤细胞,同时阻断PD-1和PD-L1的信号通路,增强免疫突触的形成,从而有望提高抗肿瘤活性及疗效,其曾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PD-1/PD-L1双特异性抗体,由信达生物和礼来共同研发,并由信达生物负责在中国进行开发。

在2020年6月的ASCO会议上,信达生物曾公布了IBI318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1a期临床试验初步研究结果。结果显示,IBI318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在0.3mg~300mg的治疗组没有发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在接受≥10mg用药量的9名患者中,有3位患者获得部分缓解。

早前,IBI318已在中国获批开展针对血液肿瘤和实体瘤的临床研究,但据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信息显示,IBI318在国内获批开展的五项临床研究已有三项主动终止,还有两项已完成,但未有任何临床数据披露。

IBI-319也是由信达生物和礼来共同研发,其是全球首款PD-1/4-1BB(CD137)双抗,临床前的各项研究结果均显示,IBI319具有靶点明确、药物稳定性好等特点,保留了PD-1的药效活性;并同时激活CD137的信号,协同增强药效。此前,信达生物方面还表示,初步研究结果显示IBI319与两种单克隆抗体药物联合用药相比,在提高免疫效应之余,还能提高给药便捷性。

2021年1月,IBI-319启动I期临床研究,并于同年7月宣布完成1期临床研究中国首例患者的给药,在2022年的ASCO上,IBI319披露了安全性方面的数据,疗效数据未有任何披露。

IBI-321是信达生物和礼来开发的又一款双抗产品,IBI321是一款PD-1/TIGIT双抗,临床前的各项研究结果均显示,IBI321保留了PD-1抑制剂的药效活性,并同时抑制TIGIT的信号,协同增强药效,2021年7月,信达生物宣布IBI321的1期临床研究完成中国首例患者给药。

IBI315则是全球首个抗Her2/PD-1双特异性抗体,由信达生物制药与韩美制药共同研发,并由信达生物制药负责在中国进行临床开发,其可同时结合T细胞上的PD-1分子和肿瘤细胞上的HER2分子,起到免疫激活和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临床前研究显示IBI315还可以桥接T细胞和肿瘤细胞,促进杀伤肿瘤细胞。

2021年9月,信达生物在中国临床肿瘤学大会(CSCO)口头报告了IBI315的Ia期临床研究初步结果,数据显示,在所有接受预计有效剂量(≥1mg/kg)的受试者中,共15例完成至少一次肿瘤评估,客观缓解率(ORR)为20%。同时,生物标志物分析结果与临床疗效一致,对治疗产生应答者的外周免疫细胞增殖和活化程度更高,对于该研究结果,信达生物方面曾表示,该研究初步验证了抗Her2/PD-1双特异性抗体设计的成药性,并表示期待看到IBI315进一步拓展抗Her2治疗领域,突显免疫治疗对于Her2阳性患者长期生存的优势.

不过,随着产品的消失,曾经被寄予的厚望也一并随风而逝。

火热的企业布局

近几年,在PD-1研发的带动下,国内大分子新药研发迅速升温,但随着一批热门靶点进入红海竞争,差异化成为了后来者的必然选择,双抗等新药物形式成为了创新的重要途径。不同于单抗药的单一靶向性,双抗含有两种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可通过结合不同表位,起到激发导向性的免疫反应等特殊的生物学功能,理论上,双抗药可以发挥“1+1>2”的作用。也正是因为其巨大的治疗潜力,双抗药物逐渐成为药企的“新宠”。

包括信达生物在内,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国内有超30家药企在涉足双抗领域,包括康方生物、恒瑞医药、康宁杰瑞、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再鼎医药、石药集团、复宏汉霖、泽璟制药、君实生物、贝达药业、普米斯生物、友芝友、百利药业、齐鲁制药等。

其中,康方生物的双抗布局最为成功,其PD-1/CTLA-4双特异性抗体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商品名:开坦尼)已于2022年6月获批上市,用于宫颈癌的治疗(二线疗法),是全球获批的首款PD-1/CTLA-4双抗,上市半年实现销售业绩就大卖5.46亿元。此外,其另一款核心双抗产品—PD-1/VEGF全球首创双特异性抗体依沃西更是以50亿美元的License-out交易刷新中国创新药出海纪录。

在靶点方面,PD-(L)1是双抗领域当之无愧的靶点“社交达人”,在此前米内网将78款纳入统计的双抗药物中,有16款是基于PD-1靶点的双抗,有32款是基于PD-L1靶点的双抗,共计47款双抗靶点涉及PD-(L)1靶点,超过处于临床阶段双抗药物总数量的一半,拟开发适应症也以抗肿瘤为主。但业内分析指出,未来,双抗江湖的竞争预计将愈加激烈,或将出现研发扎堆的同质化现象,成为下一个PD-1。

关注药上市微信
点击关注药上市微信

相关阅读

倾听患者声音,科学引领未来——2025辉瑞肿瘤学术季(ASPO)精彩呈现

2025-07-07

倾听患者声音,科学引领未来——2025辉瑞肿瘤学术季(ASPO)精彩呈现
CDE发布儿童抗肿瘤药物研发鼓励试点计划(星光计划)

2025-06-07

CDE发布儿童抗肿瘤药物研发鼓励试点计划(星光计划)
ASCO上亮剑出鞘,阿斯利康消化道肿瘤进阶之路

2025-06-05

ASCO上亮剑出鞘,阿斯利康消化道肿瘤进阶之路
“临床研究药”流入市场,康方生物回应

2025-06-05

“临床研究药”流入市场,康方生物回应
首付款12.5亿美元,三生制药与辉瑞就一款PD-1/VEGF双抗达成合作协议

2025-05-20

首付款12.5亿美元,三生制药与辉瑞就一款PD-1/VEGF双抗达成合作协议

热门推荐

百万审方筑基石,智慧药事护健康

2025-07-15

百万审方筑基石,智慧药事护健康
《进一步优化药品集采政策的方案(征求意见稿)》第二稿

2025-05-11

《进一步优化药品集采政策的方案(征求意见稿)》第二稿
丹纳赫集团与正序生物合作开发基因编辑创新疗法工艺平台,为基因遗传疾病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2025-07-14

丹纳赫集团与正序生物合作开发基因编辑创新疗法工艺平台,为基因遗传疾病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比进口便宜约40%,国产九价HPV疫苗定价披露

2025-07-15

比进口便宜约40%,国产九价HPV疫苗定价披露
2名患者使用康方生物临床研究抗癌药,官方披露调查结果

2025-07-14

2名患者使用康方生物临床研究抗癌药,官方披露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