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来重大突破,脑癌疫苗III期临床结果积极
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重磅期刊《美国医学会肿瘤学杂志》的关于脑瘤树突细胞疫苗DCVax-L研究III期临床试验的顶线数据引起业内广泛关注。数据显示,DCVax-L疫苗显著延长了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的生存期,不仅5年生存率翻倍,且受益最长的患者已存活超过8年。值得一提的是,这是17年来首次在新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nGBM)全身治疗的III期试验中取得如此显著的结果,也是27年来首次证明能延长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rGBM)生存期的疗法。
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致死性很强的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占所有颅内胶质瘤的50%以上,由脑和脊髓的胶质组织形成,常发生于成人。nGBM的标准治疗(SOC)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初次手术后肿瘤通常在6至8个月内复发,中位总生存期(mOS)为15至 17个月,5年生存期通常低于5%;GBM复发率接近100%,而rGBM目前尚无确定的SOC。同时,由于血脑屏障、耐药性、恶性细胞转移等原因,GBM患者治疗预后较差,生活质量降低,生存率较低,临床急需创新治疗方案。
DCVax-L是由美国生物公司Northwest Biotherapeutics研发的针对新诊断脑胶质瘤患者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与目前的自体CAR-T细胞疗法类似,DCVax-L通过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特定的树突状细胞来进行个性化制备,研究人员用患者肿瘤样本中的生物标志物对这些细胞进行预处理。当含有细胞的疫苗回输至患者体内时,这些细胞会共享肿瘤标志物信息,从而使身体的整个免疫系统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
在DCVax-L的III期试验中,研究人员在2007年8月到2015年11月期间共招募了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和德国4个国家94个医疗中心的331名新诊断GBM患者,患者中位年龄为56岁(19–73岁)。所有患者在入组前均接受了手术切除、康复、白细胞清除术和术后6周SOC放化疗。
在试验中,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DCVax-L组(232例,DCVax-L加SOC替莫唑胺)或安慰剂组(99例,安慰剂加SOC替莫唑胺),分别在第0、10和20天接受DCVax-L或安慰剂治疗,在第2、4、8个月和第12、18、24和30个月接受每月一次替莫唑胺作为标准治疗。出于可行性或伦理原因,该试验引入了交叉设计。肿瘤复发后,安慰剂组99名患者中64名交叉接受DCVax-L治疗。64名患者中有18名(28.1%)患者在疾病进展后转至DCVax-L组,接受了原始肿瘤切除后的治疗。
试验的主要终点是随机分组后nGBM患者的OS(手术至试验入组的中位时长为3.1个月),次要终点是复发后rGBM患者的OS。对照组为预先指定的独立选择的、同期的、匹配的外部对照队列(ECP)。
结果显示:
在nGBM患者中,DCVax-L组平均总生存期为19.3个月,对照组为16.5个月。两组患者4年生存率分别为15.7%和9.9%,在5年生存率分别为13.0%和5.7%,这意味着DCVax-L组的5年生存率比对照组翻了一倍多。同时,有患者最长生存时间超过8年。
研究人员认为,DCVax-L可使nGBM患者在任何时间点的死亡风险相对降低20%。此外,这种相对生存获益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在rGBM患者中,DCVax-L组平均总生存期为13.2个月,而对照组为7.8个月,这意味着首次复发时接受DCVax-L治疗的患者在任何时间点的死亡风险降低了42%。同时,复发后2年,DCVax-L组的生存率为20.7%,对照组为9.6%;复发后2.5年,DCVax-L组的生存率为11.1%,而对照组为5.1%。与nGBM患者中观察到的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存率持续提高。
安全性方面,DCVax-L治疗耐受性良好。在给予患者的2151次总剂量中,只有5例严重不良事件被认为至少有可能与疫苗有关,包括3例颅内水肿(3级2例、2级1例),1例恶心(3级),1例淋巴结感染(3级)。同时,没有证据显示患者出现任何自身免疫反应或细胞因子风暴。
“这项III期试验的最终结果为与胶质母细胞瘤作斗争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医院神经外科教授、该临床试验的欧洲首席研究员Keyoumars Ashkan教授表示,“我很乐观,我们可以在这一基础上继续开发,研究DCVax-L与其他新兴的GBM治疗方法的组合。特别是长期存活组,有可能进一步教给我们GBM的基础生物学,因为该组中的许多患者没有通常预期的良好结果的特征。下一步计划是将同样的技术应用于其他形式的脑肿瘤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