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亮点汇总:超级流感药、“最贵”抗癌利器、豪横交易团……
第三届进博会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以实地现场情况来看,尽管受疫情影响,今年参会需填写多项资料,且要进行核酸检测,但繁复的流程并未影响企业们的参会热情,据了解,本届进博会总展览面积与上届相比,规模扩大近3万平方米,共设置食品及农产品、汽车、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六大展区,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意愿更强,回头率超过70%。
因为新冠疫情,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无疑是最火爆的展区之一,仅规划展览面积较上一届增加了整整一倍,且实际展览面积远超规划面积,共计有300余家国外企业参展,其中超70家是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涵盖药品、医疗器械、养老康复、营养保健食品、医疗服务等领域。
另值得一提的是,结合防疫抗疫热点,今年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还首设公共卫生防疫专区,集约化展示国际先进公共卫生防疫产品、技术、服务,以及在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热点产品,包括前期防护产品,如口罩、防护服、消杀产品,中期的检测试剂、CT机等检测类产品,以及ECMO、呼吸机、急重症监护等治疗产品。
如果说此次进博会上展出的价值2.5亿的88克拉大黑钻、400元一小杯的“最贵猫屎咖啡”、2.7米高9斤重的巨型羽绒服等消费类产品抓住了大家的好奇心,那医疗展馆内亮相的多个创新、首发药品器械,以及先进的诊疗监测解决方案,则为多个疾病领域的患者带来希望,也为医护人员带来了最新的治疗利器,以下医谷记者就进博会上采编到的医疗领域亮点进行盘点。
多个创新药首次亮相
在此次进博会上,多家跨国药企以分疾病版块的形式,展示出了多个新近获批或者即将进入中国市场的创新产品。
比如辉瑞,其在肿瘤领域除了展示已在中国获批的乳腺癌药物爱博新(哌柏西利)和肺癌靶向药物多泽润(达可替尼),还带来了两款未在中国上市的产品,即全球首个获得FDA批准的靶向CD22抗体偶联药物(ADC)贝博萨(注射用奥加伊妥珠单抗),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前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及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三代靶向药物劳拉替尼。据辉瑞中国区肿瘤市场部负责人宋发贤对媒体透露,奥加伊妥珠单抗已在今年3月被纳入CDE的优先审评名单,有望于明年获批上市;劳拉替尼在海南博鳌先行区获得先行先试审批,自今年7月开始,已陆续有患者获得劳拉替尼的治疗,预计未来2-3年产品也能正式进入中国。
在疫苗领域,辉瑞核心产品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沛儿13),以及在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基础上开发的20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针对预防流行性脑膜炎的四价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等创新产品,也在此次进博会上进行了展示。另悉,针对中国老龄化的日趋严峻,辉瑞还正在探索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在老年人群适应症的拓展。
此外,辉瑞于9月底获批的国内首个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心肌病(ATTR-CM)药物氯苯唑酸软胶囊(商品名为维万心),以及国内第一个且唯一一个获批用于特应性皮炎的外用PDE-4抑制剂舒坦明?(克立硼罗)也在进博会上悉数亮相。
罗氏在肿瘤领域则展示了其在10月份才获批的泰圣奇(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用于一线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免疫联合治疗方案,以及首个糖基化的Ⅱ型抗CD20单克隆抗体Gazyva(奥妥珠单抗)、靶向CD79b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药物Polivy。
同时,罗氏还亮相了两款罕见病领域的创新药物——首个通过口服给药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Evrysdi (Risdiplam),以及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的Enspryng (Satralizumab)。
在时下备受关注的流感领域,罗氏还展示了其超级流感药物Xofluza(玛巴洛沙韦片),其是目前获批治疗流感的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单剂量口服药物,近日已被CDE纳入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公示名单,预计将不久就会进入中国。
拜耳前列腺癌治疗产品多菲戈(氯化镭[223Ra]注射液)亮相进博,这也是自今年8月多菲戈获国家医药监督管理局批文后首次在中国公开亮相。
强生展出了治疗中重度斑块银屑病的创新药特诺雅(古塞奇尤单抗注射液)、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兆珂(达雷托尤单抗注射液)、及中国首个获批用于非转移性趋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安森珂等多个新品。并首次线下亮相了旗下专业生发品牌“Rogaine培健”。
赛诺菲展示了其在2020年7个月内快速获批上市的6款创新产品,包括从获批到供药仅25天,创下生物制剂在中国上市的最快速度的Dupixent(达必妥)、长效胰岛素Toujeo(来优时)、抗抑郁药Valdoxan(维度新)、黏多糖贮积症Ⅰ型用药Aldurazyme(艾而赞)等。
礼来则展出了糖尿病新药度易达(度拉糖肽)、类风湿关节炎新药艾乐明(巴瑞替尼片)、银屑病新药拓咨(依奇珠单抗注射液)、以及尚未在中国获批的乳腺癌靶向药物阿贝西利等。
百时美施贵宝首次向公众展示血液学和免疫学领域的多个在研发产品,其中包括两款获得FDA批准的突破性创新药物:全球十多年来首次在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领域获批的药物Luspatercept-aamt,以及用于多发性硬化治疗的最新口服药Ozanimod。另有两款正全球同步研发、将为免疫学治疗领域带来重大变革的药物Deucravacitinib (TYK2i)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创新药物Pegbelfermin(PEGylated FGF21)。
武田制药展示了多款罕见病新品,包括治疗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拉那利尤单抗注射液(HAE)、针对HAE急性发作的醋酸艾替班特注射液、用于戈谢病患者长期酶替代治疗的人源性创新药物维拉苷酶α(预计年内获批)、用于法布雷病的长期酶替代治疗的瑞普佳 (阿加糖酶α注射用浓溶液)等。
葛兰素史克则在其展台重点推荐了三款疫苗,包括带状疱疹疫苗、宫颈癌疫苗和乙肝疫苗,其中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商品名为欣安立适)是目前国内唯一已上市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今年6月在中国正式上市,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宁波、重庆等多个城市符合条件的居民均已可以预约接种。
糖尿病巨头勃林格殷格翰除了展示已经在中国上市的14款创新药和9款创新注射装置之外,创新的基础胰岛素和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的单针合剂产品,等多项糖尿病领域的全球创新成果也在进博会上集结亮相。展会上,勃林格殷格翰还发布了针对中国本土化的猪瘟疫“苗茵温净猪瘟活疫苗”。
唯一展示的本土创新药企
再鼎医药作为唯一一家登陆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的本土创新药企,尤为引人注目。
展台上,再鼎医药展示了包括脑肿瘤、女性肿瘤、消化道肿瘤、抗感染等多个重大疾病领域在内的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案,其中,全球首秀了其“肿瘤电场治疗家族产品”,这是除已获批适用于胶质母细胞瘤的产品——爱普盾外,肿瘤电场治疗最新科研成果的展示,适用范围扩大到胸膜间皮瘤、非小细胞肺癌、肺癌脑转移、胃腺癌等多个适应症(还未上市)。
今年5月,国家药监局批准肿瘤电场治疗仪产品爱普盾上市,该产品是首个利用电场抑制细胞分裂原理的医疗器械,通过交变电场抑制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从而实现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抑制效果。随着其成功上市,中国内地有了15年来首个获批用于胶质母细胞瘤的疗法。
根据此前上海零售药店的标价,爱普盾肿瘤电场治疗仪单片价格为3324.95元,一个月大约需要使用40片,月治疗费超过13万元,为了提升产品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再鼎医药已与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国药控股、镁信健康、平安健康保险等多个合作伙伴共同推出了国内首个医疗器械多方共付项目——“恒星计划”。
此次进博会上,再鼎医药再次携手医疗机构、药械企业、商业保险、基因检测机构等,共建“全生态脑胶质瘤诊疗联盟”,在多维度全方位的在中国市场推广和普及这一脑胶质瘤治疗的新兴方案。
谨慎亮相的新冠疫苗
对于大家都关注的新冠疫苗研发进程,此次各疫苗巨头都保持了比较谨慎的姿态,相比较前段时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会上首次展出的新冠疫苗实物,此次进博会上,默沙东、赛诺菲、辉瑞、阿斯利康等均以文字或视频资料的形式展示,并没有展出任何实体产品。
其中,默沙东展台显示,其已全球展开了多项抗击新冠病毒计划。目前,默沙东收购自Themis Bioscience的新冠肺炎疫苗在研项目,已进入一期临床试验;与IAVI合作开发新冠肺炎疫苗已进入一期临床试验;与Ridgeback Bio公司合作开发新冠肺炎口服抗病毒药物,目前药物正在部分地区进行二期和三期临床试验。
无人疫苗接种舱
在公共防疫专区,赛诺菲巴斯德的“智慧无人疫苗接种舱”引众人驻足,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接种舱属于“智慧公卫城市”解决方案中的一个部分,也是针对新冠疫情或者流感大流行局面下的解决疫苗接种效率与安全的一款概念产品,通过工作人员指引,本人进行了亲身体验,首先在移动端填写和人信息进行疫苗接种预约,然后在舱内再通过Pad进行个人身份信息及疫苗接种信息核验,信息核对无误后,机械臂将舱内低温储存的预充式疫苗放入固定的接种装置。接种者将手臂放入接种装置后即可完成消毒、打针,整个接种过程全程实现无人操作,且接种完毕后,舱内还有可穿戴式留观设备供接种者进行佩戴观察。目前,该产品还只是一款概念模型,尚未正式落地。
发热门诊专用CT和移动核酸检测实验室
GE医疗展示了发热门诊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核心设备是发热门诊专用CT——“深度天眼CT”,该产品可通过AI自动定位系统自动调整患者体位,而无需依靠操作人员指导患者调整检查体位。单个患者可节省30%的扫查时间,能够大幅提升检查效率,并降低医患交叉感染风险,帮助发热门诊实现200-300人次/天的胸部CT检查。
赛默飞则在现场搭建了一台配备完整的移动核酸检测实验室,据相关负责人对医谷记者介绍,该实验性相当于国内P2、P3级别建设标准,24小时内,可以实现2000人的单人检测和2000人次左右的混检。极大提升核酸检测的效率。
最尖端和最贵的抗癌利器
医科达抗癌症新利器Elekta Unity在进博会上大放异彩,经过近两年的临床试验和测试,这款利器于2020年秋获得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中国上市。
在以往的放疗过程中,医生通常根据治疗前的CT影像制定治疗计划并进行放射治疗引导。事实上,由于治疗、疾病进展或退行以及呼吸和消化等正常生理活动,肿瘤无时无刻不在改变大小和位置,而传统治疗方法无法实时捕捉瞬息万变的肿瘤变化。
Elekta Unity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长久困扰放疗医生的难题。作为一种开创性的癌症治疗系统,Elekta Unity将在物理上“水火不容”的医用放射治疗直线加速器和1.5T高场磁共振完美地集合在同一平台,由突破性的实时自适应放疗软件驱动,率先实现了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实时、高分辨率地显示和追踪肿瘤的变化,使放疗医生能够在线调整治疗计划,对目标肿瘤进行“精确制导”的打击,进而实现真正的精准、个性化自适应放疗。
同时,另外一款抗癌利器是来自瓦里安的ProBeam质子治疗系统,据了解,该质子系统是目前全球范围内体积最小、且能够实现360度旋转的调强质子治疗(IMPT)的单室系统。它可以安装在绝大多数现有的肿瘤中心或者放疗中心,而不用建立一个全新的质子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ProBeam质子治疗系统还是首个能够实现全集成调强质子治疗(IMPT)的系统,完全具备升级Flash闪射治疗技术能力,所谓Flash粒子治疗采用了超高剂量率的超高速外照射治疗,将传统的质子治疗强度再提高72倍,在0.2秒时间内完成极高能量的照射治疗,把治疗次数从目前常规的20-30次缩短到1-3次。ProBeam平台则通过升级能够实施Flash粒子治疗,它的治疗效率将比现有质子治疗技术提升16-30倍,行业尖峰的技术让瓦里安ProBeam平台也成为了进博会医疗馆当之无愧的最“贵”展品。但瓦里安方面表示,其产品的目标是扩大质子治疗的可及,降低昂贵的治疗费用,让广大的癌症患者都能治得上,治得起。
全球最小心脏起搏器有了2.0版本
在前两届进博会上,美敦力Micra经导管植入式无导线心脏起搏器被业界誉为“全世界最小心脏起搏器”,其体积仅有胶囊大小,比传统起搏器小93%,重量仅2克。其以微创方式输送至心律失常患者心脏后附在心脏内壁上,通过发出电脉冲使患者恢复健康心跳频率,整个手术过程仅需30分钟,患者术后预计两天内即可恢复日常工作生活,且无导线、无囊袋,患者甚至感觉不到其存在。去年,美敦力Micra经导管植入式无导线起搏器已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其国内上市,目前已被纳入上海市可另收费医疗器械目录和医保支付范围。
在本届进博会上,新展出的美敦力Micra AV 经导管植入式无导线起搏系统,与第一代Micra相比,它内部有一个三轴加速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可以感知心房的物理收缩,进而起搏心室,从而实现房室顺序性起搏。它具有11项革命性算法,模拟心脏本身的信号传导,实现心房心室信号同步。
全球首款全身通用的手持式超声成像系统
在Butterfly展台,全球首款全身通用的手持式超声成像系统Butterfly iQ+亮相,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产品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基于芯片的超声波技术,超宽带矩阵阵列使得其内部可以像内置三个不同的超声探头一样工作,具有超快速清晰成像性能,适用于人体全身部位,可以直接连接智能手机、Pad显示实时成像,既能够应用于医院临床科室,也能适应基层医疗、灾害急救等大型超声设备无法企及的应用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Butterfly iQ+在使用过程中,全程无需替换探头,有在场医务人员表示,平常的大型超声检查需使用不同探头检查不同的身体部位,整机价格在数十万元,Butterfly iQ+的单一探头成像仪极大节省了医院的支出成本。
另悉,Butterfly iQ+已在美国、欧洲等20多个国家以二类医疗器械设备获批上市,价格约为2000美元,目前还暂未在国内上市。
躺着就能减肥的无创产品
艾伯维旗下艾尔建美学所带来的一款冷冻减脂设备酷塑吸引了众多女性试用,据了解,冷冻减脂主要是受小孩吃冰棍的启发,孩子含冰棒时间长了,容易形成“酒窝”。初步研究发现,这“酒窝”的成因是脂肪层凹陷,进而推论--皮下脂肪细胞对低温较周围组织和神经细胞更敏感。深入研究后,发现低温可以促使皮下脂肪细胞结晶并启动凋亡程序,凋亡后的脂肪细胞会被免疫系统排出体外而非滞留在体内。至此,冷冻减脂诞生,酷塑的治疗原理即利用脂肪细胞在低温时结晶,启动凋亡程序而实现减脂。
据现场演示,工作人员先根据脂肪纹路在体验者身上进行划线,随后贴上贴片并连接机器即可开始减脂过程,单次减脂时间在一小时左右,全程无创,体验者只需躺着即可。
上海豪横交易团
值得一提的是,多个创新产品也引来了政府和医疗机构采购方,11月8日,上海市医保局在进博会现场首次举行带量采购中选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意向签约,据了解,本次签订采购意向的产品主要包括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以及本市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试点的部分外资企业中选产品,以及上述企业通过上海医药采购阳光平台供应的药品,意向采购金额总计约8.41亿元,其中药品的意向采购金额为7.94亿元,高值医用耗材的意向采购金额为4660万元。
同日,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和16家市级医院的代表与来自多家跨国医疗器械厂商及外贸代理机构的签下了4.5亿元大单。采购的产品方具体包括美国通用电气、直观复星、飞利浦、西门子和瓦里安等5家医疗设备跨国公司,中标的进口大型医用设备包括最先进的CT、磁共振、数字血管减影造影系统、PET/CT、直线加速器和手术机器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