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VEGF眼科药物今年上半年销售业绩公布
日前,拜耳发布了上半年财报,其共计实现集团销售额228.99亿欧元,同比增长8.4%,具体到产品方面,其明星眼科药物Eylea(阿柏西普)上半年实现销售额11.61亿欧元,其中第二季度销售5.68亿欧元,同比下降6.4%,拜耳称系主要是治疗次数的减少,这部分被Eylea预充式注射器在欧洲和日本的上市、以及日本市场总容量的增加所抵消。
同样作为抗VEGF眼科药物,诺华的Lucentis(雷珠单抗)以及成都康弘药业的康柏西普(朗沐)也公布了其上半年销售业绩,根据财报,雷珠单抗2020上半年销售额8.88亿美元,康柏西普2020上半年销售额4.23亿元。
VEGF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英文缩写,又叫做血管渗透性因子,这种因子在多种眼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发病时,眼内VEGF浓度增加,产生不健康的新生血管,继而出现大量出血、纤维增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同时也引起明显的血管渗漏,导致组织持续严重水肿。抵抗或减少VEGF在眼内的浓度,可以抑制疾病的进展,起到相应的治疗作用,因此,抗VEGF药物应运而生,在眼科领域,抗VEGF的主要治疗适应症包括“湿性”黄斑变性、高度近视的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并发黄斑水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
截止目前,国内共有三款抗VEGF眼科药物获批上市,即上述的阿柏西普、雷珠单抗、以及康柏西普,其中,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分别相继于2012年和2018年进入中国市场,康柏西普则于2014年获批上市(医谷注,其今年6月还在蒙古国获批),据CPhI制药在线信息,这三款药物均进入2019年国家医保,其中康柏西普降价25%以4160元的价格成功续约,但增加2个新适应症DME和CNV的报销扩展。而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价格保密,其中雷珠单抗增加DME、CNV、RVO三个适应症报销。
根据药物综合数据库(PDB) 显示,2012年-2020年,诺华雷珠单抗实现销售院内销售额约为22.28亿元,康柏西普则在2014年-2020年实现销售额约12.3亿元,而晚进入中国市场的阿柏西普在在院内也实现了7292.64万元的销售额。
目前,随着老年化、电子化,眼病患者群体不断增长,国内的眼科市场规模仍在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3-2017年,中国眼科市场规模由467亿元增长至86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7%。 申万宏源研报预测,在2018-2022年间,国内眼科市场规模将持续以14%左右的增速增长,总规模有望突破千亿。 此外,据已公开的企业年报数据汇总,2019年全球眼底疾病抗VEGF市场规模已达120亿美元,市场空间巨大。
诱人的市场也吸引了企业的争相布局,根据CPhI制药在线消息,目前国内已有企业布局阿柏西普生物类似物和雷珠单抗生物类似物市场。其中齐鲁制药进展最快,其雷珠单抗-QL1205和阿柏西普-QL1207均处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III期临床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