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飞生物10亿元增资两家全资子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9.35%
近日,智飞生物发布公告称,将拟以自筹资金对其两家全资子公司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飞龙科马”)以及北京智飞绿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飞绿竹”)分别增资5亿元,共计10亿元。
根据公告,此次增资完成后,智飞绿竹的注册资本将由8.32亿元增加至13.32亿元、智飞龙科马的注册资本将由2.65亿元增加至7.65亿元,仍为智飞生物全资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智飞绿竹主要从事以预防脑膜炎、肺炎为主的细菌性疫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2018年和2019年(1-9月)的营业收入分别是12.4亿元、9.49亿元,净利润为5.32亿和2.47亿元,智飞龙科马则主要从事防治结核类生物制品以及预防狂犬病毒、流感病毒等病毒类疫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2018年和2019年(1-9月)的营业收入分别是2832万和1074万,净分别亏损3823万和4084万。
对于增资,智飞生物方面,此举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公司疫苗产品的发展与产业化,以及增强全资子公司的资本实力,满足其发展需要,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公司经营发展战略。
另值得注意的是,9月18日,智飞生物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获得了证监会核准批文,而这笔定增募集的资金投向的三个项目,分别是智飞绿竹新型联合疫苗产业化项目(第一期)、智飞龙科马人用狂犬病疫苗(二倍体细胞)产业化项目和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产业园(A区)项目之研发中心项目,正是此次增资的两家子公司的产业。
在宣布增资两家子公司的同时,智飞生物也发布其了2019年度三季报,季报显示,智飞生物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76.66亿元,同比增长119.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63亿元,同比增长62.25%,扣非净利润18.98亿元,同比增长64.17%。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之前智飞生物发布第三季度业绩预告时曾表示,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持续推动疫苗产品生产、销售、产品进出口及推广等工作。截至目前,各项工作均有序推进,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等重要财务指标较上年同期均有较好地增长。
智飞生物自2002年投入生物制品行业,迄今已有多款疫苗、生物制品获得药品上市批准文号。包括AC-Hib联合疫苗、ACYW135流脑多糖疫苗、Hib疫苗、AC流脑多糖结合疫苗4种自主疫苗产品,以及默沙东的四价HPV疫苗、九价HPV疫苗、五价轮状疫苗和23价肺炎疫苗、灭活甲肝疫苗5种代理产品在售。
在代理产品方面,根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生物制品批签发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四价HPV疫苗批签发量为396.81万支,而2018年全年为380.03万支;九价HPV疫苗批签发187.65万支,2018年全年为121.61万支;五价轮状疫苗批签发299.21万支,2018年全年为79.18万支。由此可见,九价HPV和五价轮状疫苗批签发量的大增是拉动智飞生物业绩的最大因素。有调查显示,九价HPV疫苗目前在一线城市仍存在较大缺口,处于供不应求阶段,平均排队均需半年以上。西南证券研报预计前三季度四价和九价HPV疫苗累计销售约为550-600万支,全年销售累计将超800万支。
在自主研发产品方面,智飞生物今年以来在研管线有实质推进。截至目前,智飞生物在研EC诊断试剂可以解决筛查假阳痛点。预防用微卡(母牛分歧杆菌疫苗)可以用于高危人群预防,有效降低结核病发病率,这也是国内外首个完成Ⅲ期临床试验的结核感染人群用疫苗,目前已经处于申报生产阶段,两个产品有望于2019年底到2020年初获批。有望接棒AC-Hib三联苗成为公司自主疫苗新的驱动力;23价肺炎疫苗3期临床已完成招募;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正在进行3期临床患者招募;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MRC-5细胞)已进入3期临床阶段;组分百白破、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四价重组诺如病毒疫苗(毕赤酵母)新获批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