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抗熊”能力最强者?盘点25家幸存者的护城河指南
A股市场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覆巢之下,细分到医药生物行业,虽然医药生物行业股票向来不是紧跟大盘走势,但其中仍然有上涨下跌的江湖。
2018年开年至今,上证指数最高点锁定在1月29日这一天,当天上证指数达到了3587点高点,到10月11日,上证指数跌破2638点熔断底,并在10月19日最低抵达2449点,高点到最低点的最大跌幅达到68.27%。10月20日当天上证指数收于2550点,后在周末轮番的政策刺激下,周一收于2654.88点,涨幅 4.09%。
对标上证指数的情况,医药生物行业股票的涨跌幅并没有那么明显。上证医药生物指数(000808.SH)自2018年开年以来在5月29日达到最高12531.32点,并在10月19日达到最低7672.95点,跌幅达38.77%,医药生物指数的跌幅远小于大盘。受大盘整体走势影响,周一开盘上证医药生物指数飘红,收于8423.77点,涨幅5.19 %。
医药生物股一向被视作为经济周期下行中最抗“熊市”的股票,但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免受大盘整体情况影响,医药生物股票也难抵跌势。以1月29日上证指数抵达高点作为起点,在这一轮熊市中,医药生物上市公司整体表现究竟如何?其中股价表现的分化情况如何?哪些公司跌得厉害?而哪些公司又在熊市中逆势向上生长?市值规模较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医药企业的表现如何?
E药经理人对2018年股指高点至今的熊市中的医药生物股票的表现情况进行了梳理,并筛选出股价逆势生长最为明显的“抗熊”能力较强的医药上市公司,并对市值规模较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医药公司的业绩及股价表现进行梳理、分析,试图摸清股灾来袭,医药生物上市公司抗击熊市的力量究竟足不足够。
以2018年1月29日,上证指数抵达年内高点时的前加权收盘价作为起点,对比10月22日最新的前加权收盘价,以期呈现在高点时握有医药生物公司至今的股价表现。
借助于申银万国分类、中信行业分类、同花顺行业分类,E药经理人共筛选出297家沪深两市医药上市公司,其中6家为2018年新上市公司并无可比价格数据,266家医药上市公司处于下跌的情况中,仅25家上市公司两日收盘价对比上涨。
医药上市公司中,跌幅最高的不超过70%。而在跌幅重灾区当中,医药上市公司仍然有逆势上涨的幸存者,数量达到了25家,占到了整体医药上市公司的8.4%,而有两家医药上市公司的股价涨幅更是超过了40%。对比A股上市公司整体的情况,3555家上市公司中,股价上涨公司数量仅167家,占比为4.7%。
而这一波熊市当中,医药上市逆势而上的公司都是什么样的?剔除2018年新上市的股票,有25家医药上市公司实现了股价的正向增长。对排名最靠前的10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 ,这些公司存在一些共性的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在熊市中,股价逆势上涨的医药上市公司基本上在2018年前半年维持了相当高的主营业务增长率,良好的业务增长是抵御熊市大市风险的不二法宝。以智飞生物为例,受益于本期代理产品及三联疫苗产品销售收入增加,智飞生物的主营业务收入及净利润都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智飞生物最新披露的三季度报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智飞生物实现营收34.95亿元,同比增长354.44%。
其次,净利润指标的快速增长也能够让危机中的投资者“落袋为安”,对股票保有信心。除去智飞生物,正海生物在2018年1季度实现了181.29%的净利润增长率,白云山在2018年上半年实现了123.29%的净利润增长率。
除去喜人的在股灾中逆势而上的生物医药公司,相当数量的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与市场大盘走势一同下跌,其中10家上市公司的跌幅尤其突出。
ST长生由于长生疫苗案遭遇连续危机,国家药监局和吉林省食药监局更在10月16日分别对长春长生公司作出多项行政处罚,并对长春长生处以共计91亿元的罚款,此为中国医药行业历史上最大金额的一笔罚单,“黑天鹅事件”叠加熊市的市场大环境,其股价出现超过70%的巨量下跌也在意料之中。
股价在熊市中逆势上涨的上市医药公司表现虽然喜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相当数量的企业是盘面和市值比较小的股票,如安图生物,是小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天然具有投资上的“护城河”。这些股票股价逆势向上的趋势虽然给市场带来希望,但它们并不是医药生物行业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公司,那些市值规模较大、对医药市场整体走向举足轻重的医药上市公司的表现才最终决定了对于整个生物医药市场的希望和信心。
剔除2018年新上市的迈瑞医疗及药明康德两家,市值排名前十的生物医药企业在这一波熊市中的股价表现也非常扛得住大盘压力。股价跌幅最大的康美药业的股价跌幅也未超过生物医药指数跌幅。而这中间,智飞生物及白云山两家企业跻身入了熊市中逆风上涨企业的行列之中,分别实现了31.88%及22.67%的股价涨跌。而恒瑞医药、上海莱士及爱尔眼科股价的跌幅也收得相对较窄。
实际上,市值排名靠前的医药企业能够在熊市中将股价的跌幅收窄甚至于股价不降反增,与其经营状况密切相关。如上图所示,10家企业除上海莱士以外都实现了主营业务收入及净利润的增长,恒瑞医药、康美药业、智飞生物及白云山还实现了业绩的两位数增长。
经济面临转型,股市遭遇经济周期进入熊市,医药生物行业虽然非强周期行业,但也会受到经济大势的影响。上周末,监管层密集喊话提振市场信心,而周一股市开局也迎来飘红。从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中股价涨幅靠前以及市值排名靠前公司的表现来看,医药生物行业具备承担经济转型阵痛,逆风翻盘的潜力。
来源:E药经理人
作者:高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