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谷网

尘埃落定!海正辉瑞正式更名瀚晖制药,定位将不再仅仅是一家药企

来源:医谷网 作者:史士云

2012年9月,中国制药企业海正药业和全球制药巨头辉瑞公司合资组建海正辉瑞,项目投资总额2.95亿美元,注册资本为2.5亿美元,在当时创下了跨国药企在华投资的最大规模。在此后的五年时间里,海正辉瑞迅速成长为中国制药营收40强之一,其自主营销网络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超过4500家医院,2017年实现营收39.78亿,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8亿。然而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海正辉瑞开始现“分手传闻”。

2017年11月,海正药业发布公告表示辉瑞退出,由高瓴资本资接手,这意味着这家国内最大的中外合资药企最终由“联姻”走向“散伙”,一时间,外界对此各种猜测声不断。

2018年8月3日,海正辉瑞正式对外宣布更名为瀚晖制药,更名后的公司将会有哪些新的变化?高瓴资本将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与清场离开的辉瑞制药是否还会有其他层面的合作?瀚晖制药首席执行官李琰接受媒体访问,对于上述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解答。

“接盘侠”为何是高瓴资本

高瓴资本创立于 2005 年,是亚洲最大的私募投资基金之一,专注于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投资领域包括医疗健康、消费与零售、互联网、人工智能、先进制造、金融及企业服务等,并覆盖了这些领域内的一大批国内外优秀企业。高瓴资本作为瀚晖制药新的投资公司,将为其带去哪些资源嫁接?原海正辉瑞抛出的“绣球”为何偏偏给了高瓴资本?

“选择高瓴资本并不是一个偶然,作为全球领先,投资经验丰富的一家投资管理机构,其的进场,对于瀚晖制药的发展理念和未来格局都将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瀚晖表示:“当初,基于相同的价值观、发展方向达成的高度共识以及双方资源优势的互补性,海正与高瓴最终走到了一起。”

“药企讲求‘双向增长’,用两条腿走路,一条腿做研发,一条腿做产品并购。高瓴资本现阶段已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进行了广泛投资,并早已在医疗领域进行了成熟的投资布局,而瀚晖制药接下来将会引进更多的新产品管线,相应伴随着的就是更多的投资并购,在这方面,高瓴资本将为我们提供针对性的中肯建议。同时,高瓴资本之前投资的相关医疗资源也会在瀚晖制药进行一定的嫁接,比如,高瓴资本旗下投资的相关的细分领域将为瀚晖制药未来零售终端的全面铺开带来利好。此外,对于财务风险的控制,也是高瓴资本的的专长。总而言之,公司与高瓴资本在制药领域的合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与协同效应,高瓴资本带来的不仅是资金,还有其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厚积累,这会帮助瀚晖制药在未来发展的关键时点做出更加专业的判断和选择。”李琰袒露。

更名后将呈现怎样的新面貌

辉瑞退出已是去年的事情,为何在9个月之后,才正式宣布更名,对此,李琰指出:事实上,在双方签署分手协议后,相应的变更工作就已启动,由于涉及到生产资质、营业执照、产品包装、市场准入等多项变更事宜,筹备的周期较长,截至到目前,相关工商登记变更手续已办理完毕,并取得了换发的《营业执照》。

相比较于曾用名“海正辉瑞”的直接明了,“瀚晖制药”更加含蓄委婉,有什么新意吗?

所谓“瀚浩正德,晖光日新”,“瀚”为“广大”之意,瀚海无垠,意味着瀚晖制药继承海正药业海纳厚生,正道修远的企业精神,同时也展现了合作股东高瓴资本全球健康医疗产业广泛布局的高瞻远瞩。晖光日新,“晖”延伸自海正英文名“Hisun”,将阳光与希望注入企业之根,亦融合高瓴资本全球视野的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展现出对众生安康的希望。

不仅仅是名字有新面貌,瀚晖制药的发展定位也将更加多元化,除了研发生产和销售优质优价的产品,瀚晖制药未来还将定位为一个医疗信息化的交互平台,即以数据分析为核心,用信息化手段反哺出更多的优质信息,以此优化医疗生态圈中的各个环节和关系,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疾病解决方案。例如,通过Real World Evidence ,RCT研究和Meta分析等方法产生和收集最科学的临床数据和药物经济学信息,指导医生更精准、更经济地使用药物。同时 ,能为相关决策层的政策制定,例如医保支付政策,险种设计提供重要的辅助建议。

紧锣密鼓实现技术转移,紧抓一致性评价窗口期机会

根据此前海正药业发布的公告显示,辉瑞股权处置后,将继续与合资公司开展多层面的合作,这具体是指包括哪些层面的合作?

据瀚晖透露:辉瑞与公司的合作关系已由之前的“夫妻关系”变成了“朋友关系”,后续的具体合作包括辉瑞产品本地化生产和技术转移、知识产权许可、技术转移期间继续供应指定辉瑞产品等多个方面,尤其是技术转移,目前正在重点进行。药品技术转移是指将药品的技术以及相关联的产品和工艺过程从研发方或持有方转移到接收方的过程。在技术转移完成后,药品质量保持不变。在接下来5到7年的时间里,瀚晖制药将实现目前辉瑞注入所有产品的技术转移,真正地实现原研药的国产化,实实在在地惠及更多患者。

国家新一轮的药品谈判在即,作为手握多个药品尤其是肿瘤治疗药物的企业,是否会去冲击该“以量换价”的模式?李琰认为,在行业大整合已成必然的态势下,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做强做大已成了大部分药企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以量换价”就是一条不错的途径之一,但是该模式首先要取决去药企是否有丰富而多元化的产品管线,以及市场的广覆盖度,只有足够大的体量才能撑得起“以量换价”。由此,瀚晖制药也在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希望能积极参与国家新一轮的谈判工作,为患者带去更多质优价优的产品。

“同时,在一致性评价快速推进和众多原研药物迎来专利悬崖的大背景下,仿制药发展迎来重大发展契机,并进入‘品牌竞争时代’,瀚晖制药将紧紧抓住这一窗口红利期(目前,瀚晖制药已有多个产品完成了一致性评价,在某些细分领域成为了国内首家通过该药品一致性评价的制药企业),除了利用母公司海正药业的强大研发管线,瀚晖制药将同时采用开放式的合作研发模式,充分发挥企业资源整合优势,与各大科研院所、CRO公司形成研发战略联盟和合作伙伴关系,利用公司的生产与营销优势,将国有品牌仿制药做强做大。”李琰表示。

关注药上市微信
点击关注药上市微信

相关阅读

海正辉瑞生产基地投产 仿制药有望进入美国

2014-05-30

海正辉瑞生产基地投产 仿制药有望进入美国

热门推荐

新型降脂药“佩玛贝特”在华获批

2025-04-14

新型降脂药“佩玛贝特”在华获批
首款国产TROP2 ADC药物价格披露

2024-12-06

首款国产TROP2 ADC药物价格披露
上海发布最新版“双通道”药品名单,共计592个品种

2024-12-31

上海发布最新版“双通道”药品名单,共计592个品种
中纪委:2025年,着重抓好金融、国企、医药、高校等领域系统整治

2025-01-08

中纪委:2025年,着重抓好金融、国企、医药、高校等领域系统整治
降低20%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诺和盈中国说明书更新

2025-04-21

降低20%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诺和盈中国说明书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