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建医生集团:我是如何说服院长新开一个科室的
6年时间,胡大一医生集团已在全国建立近500家心脏康复中心,目前已有12家被卫健委培训中心初步认定为心脏康复培训示范中心。但目前国内康复医疗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政策层面尚未建立合理的康复服务定价体系、康复人才依旧短缺等。而医生集团面临的盈利难题,胡大一医生集团计划通过落地线下诊所来实现。
有数据统计,全国范围内注册在案可查询的医生集团数量已超过600家。这些医生集团中,以医生自身名字命名的医生集团很常见,比如最早成立的张强医生集团,冬雷脑科医生集团等。这些医生集团的创始人均在某一领域专业技术过硬、本身已拥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不过,现有的医生集团更多是提供医疗技术服务,侧重疾病治疗。而去年4月成立的胡大一医生集团则定位做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康复。
在心血管医生集团领域,还有大家医联医生集团(以下简称“大家医联”)、华医心诚医生集团等。
大家医联由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孙宏涛创立,定位为心血管专科为主的全科医生集团平台,其目前已延伸到眼科、骨科等30多个垂直细分领域;华医心诚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霍勇教授、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上海胸科医院心内科主任方唯一等在内的数位心血管领域专家发起成立,主要服务对象是县级医院:通过共建科室、医师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胡大一医生集团与华医心诚的注册地均在深圳。
2016年3月8日,中国第一张带有“医生集团”字号的工商执照,深圳博德嘉联医生医生集团医疗有限责任公司的营业执照在深圳落地。这意味着医生可直接注册到医生集团,同时,医生集团也能明正言顺地直接按诊断、治疗服务向病人收费,再向合作医疗机构支付平台使用费,医生集团已成为可独立开展业务的新业态。深圳卫计委最早允许医生集团以此种方式注册,因此冬雷脑科医生集团、妙手肛肠医生集团等的注册地都选择在了深圳。
健康点了解到,心脏康复医学中心是胡大一医生集团一个最核心的线下载体。
早在2012年,胡大一就着手建立心脏康复医学中心(以下简称“心脏康复中心”),6年的时间,全国已有近500家这样的心脏康复中心,目前已有12家被卫健委培训中心初步认定为心脏康复培训示范中心。这12家康复中心均在北京、天津、上海和自治区首府。符合这一示范中心标准的,并已经正式申报的心脏康复中心(位于地级城市如绍兴、宁波、安阳等)还有18家。
“胡大一医生集团”成立之初,就是从500家康复中心优选出了最好的30家的科主任作为医生集团的核心成员。胡大一说:“我的医生集团就做慢病预防康复,目的是指导病人、教育病人和培养病人,让他们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实现医患互动、患患互动、医医互动,3个关系联动形成全新的医疗模式。”
近日,健康点专访了胡大一教授、以及胡大一医生集团CEO李浩。深度了解胡大一医生集团的具体运营模式以及未来发展规划。
500个心脏康复中心怎么建?
医学界关于患者要不要放支架一直有争议,在多个公开场合,胡大一都提出反对支架滥用。“有一些病人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善是完全可以不用放支架的,但像急性心梗这类危重症疾病一定要用支架。”
胡大一表示,如果医生和医疗机构只关心治疗,而忽略康复,整个中国慢病管理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据胡大一介绍,放支架的病人再次放支架的概率很大,胡大一医生集团希望能够做好二级预防,让这些病人降低再次放支架的概率,并以此作为医生集团的切入口。
健康点了解到,患者做完支架手术后的康复一般可以分为三期:第一期(急性期)是手术后住院期间,一般1~2周;第二期(稳定期)需要在医院康复中心或者独立康复医疗机构做康复,周期大约为6个月,每周做5天;第三期(康复期)则是在社区和家庭做康复,这个阶段可以借助智能手机实现远程医疗,定期做随访再评估。
但在目前,国内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大部分三甲医院都没有开展心脏康复医学。胡大一告诉健康点,这种现状背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多数国人对于康复的概念仍停留在比较陈旧的阶段,很多人认为只有偏瘫这类疾病才需要做康复;另一方面,政策对于康复医疗的支持力度依然有限。
胡大一表示,社会整体对脏器康复缺乏认知,不仅是患者,医生也缺乏相关知识。因而胡大一多年一直坚持在做脏器康复相关的医生、患者宣教。
目前,胡大一医生集团所设立的500多个心脏医学康复中心多数位于公立医院。胡大一告诉健康点,首选在公立医院原有的心脏疾病相关科室基础上建立康复中心,全职的医护人员有编制,还有一部分多点执业的医护人员。康复服务收费则参考肢体康复的标准。其做心脏康复的方式主要是落地“五大处方”。
“五大处方”是胡大一提出的心血管慢病管理方式:即“药物处方、心理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戒烟限酒处方”。
药物处方即在通过医患有效互动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心理处方即“话疗”,即医生要耐心解答患者对于疾病的各种疑问的担忧,以解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运动处方即根据冠心病患者的个体差异,为其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
其实,胡大一本人就是运动处方的受益者。18年以前,胡一大通过运动的方式减重了近22公斤,此后体重一直保持在72公斤左右。现在,已经70岁的胡大一仍坚持每天步行万步以上,这份坚持都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在高铁上、候机楼里、公事打电话的间隙里。“作为医生,坚持运动,身体健康本身就是一种示范。”
胡大一告诉健康点,2012年刚开始做心脏康复医学中心的时候很难:“因为不挣钱,医院都不愿意做这件事情。毕竟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而且,要在公立医院新设立一个单独科室,这并不容易。胡大一介绍说,设立心脏康复中心首先需要院长领导的支持,因为要划出一块场地。第二,医院要有一个学科带头人愿意站出来组队。
据胡大一介绍,郑州中心医院整个二层楼现在都做用来做心脏康复中心。与当地的河南省人民医院相比,郑州中心医院并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设立心脏康复中心后,医院相当于有一个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由此吸引了更多病患来就诊,继而提升了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健康点了解到,最初胡大一医生集团建立的每一个康复中心都有一个核心负责人,这些负责人将心脏康复科室建立起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之后,即向周边或者下级医疗机构发展建立更多的心脏康复中心。
除了三甲公立医院外,不少民营医院、二级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也开始对心脏康复中心感兴趣。北京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原名为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医院)的心脏康复医学中心已经成为一个特色,2015年,其从二级医院升级为三甲医院。
在胡大一看来,其实很多二级医院都可以改造升级承接更多康复护理服务,以形成与当地三甲医院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而国家政策层面也多次出台相关文件,鼓励部分一级或二级公立医院转型为康复护理服务机构。
与此同时,胡大一医生集团还在尝试利用互联网做心血管患者的智慧化管理服务。为此,胡大一医生集团组建了专病的患者俱乐部,在病人群体中培养意见领袖,继而成为心脏康复理念的宣教者。由此建立了70多个患患之间、医患之间的微信群,累计患者人数3万多。
此外,胡大一医生集团每个月还会组织定期的医患、患患之面对面的线下讲座、健康辅导等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已经建立起家庭-医院间实时健康监测模式,利用微信、远程医疗系统等自助体检设备,高危人群以及出院后的患者可以将家庭检测信息反馈至医院的管理平台,系统对信息进行分析后,对于异常结果给予预警,需要及时反馈给病人的信息,则通过人工分析给出合理的指导建议。
辽宁的金秋医院也是胡大一医生集团旗下的心脏康复中心站点之一,据辽宁金秋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刘培良介绍,他们也正在尝试自己开发心血管患者管理的软件。
问及为何不与现有的第三方互联网医疗公司合作来做这一服务,刘培良表示,现有的一些第三方平台软件,有的操作过于简单,有的过于繁琐,有的患者不接受,有的医生用着不方便,“这类软件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必须让医生和患者都深度参与进来,否则软件的用户体验会很不好。”
胡大一坦言,做心脏康复仅靠医院是远远不够的,现有的互联网工具让患者和医生沟通更便捷,胡大一医生集团也在逐步探索建立一套互联网全程管理患者流程和标准。
在胡大一看来,慢病预防必须从单纯的生物学模式变成主动预防模式,最终彻底改变医院只治疗不预防的现状。“病人回来医院的比例减少,复发率减少,这就是价值医疗的一种体现。”
胡大一告诉健康点,通过卫健委认证的 12个心脏康复中心相当于一批示范中心,认证的标准主要有三个:第一,至少开设心脏康复中心3年或者更长时间;第二,有人员编制;第三,能够落实5个处方;第四,可以接受心脏康复医生进修,办培训班。胡大一表示,这样的示范中心未来将会达到100~150个。
收费难题
国内康复医学、康复医疗机构发展缓慢的另一个核心原因在于,目前政策层面尚未建立合理的康复服务定价体系。
胡大一告诉健康点,心脏康复中心的定价主要参考肢体康复价格,而目前的收费还局限在设备层面:比如运动评估设备、营养设备可以使用医保报销,涉及到的一些心理咨询服务没有纳入医保,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参与心脏康复的积极性。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李瑞杰表示,大环境在逐步变好:病人、医生对康复的认知和理解逐步提升,政策对康复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大,但心脏康复的收费依旧是一个大难题。
李瑞杰告诉健康点,心脏康复涉及心内科、药剂科、内分泌科、全科医生等,因此心脏康复中心的良好运转也需要建立很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我们医院的心脏康复医护人员有一定的绩效补助,但大家更多还是靠情怀在坚持做这件事情。”李瑞杰说道。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是胡大一医生集团的一个站点,李瑞杰介绍,最初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做心脏康复的病人很少,大概用了整整3年左右的时间,才逐步建立起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目前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已经与安贞医院、阜外医院等建立了区域医联体,来医院做心脏康复的患者数量也越来越多。
相比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在康复医疗的定价权上更灵活。胡一大医生集团旗下已有1家位于民营医院的心脏康复中心,这家民营医院是位于西安的长安医院,定位偏高端,涉及到康复的设备、服务等都可以收费。
此外,国内康复人才短缺也是一个现实的困境。
胡大一提到,目前国内既懂医又懂运动的人才比较缺,康复护士可以走护士的职称,但运动康复的职称如何设立目前还是一个待解的难题。
解决人才难题的一种途径是从院校培养。“未来慢病预防和控制需要既懂医又懂体育的人才,体育和医疗怎么融合是接下来需要各方去考虑的一个问题。”胡大一说道。
下一步,胡大一医生集团计划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胡大一举例说,在乡镇卫生院设立一个心脏康复点,利用国际上通行的“6分钟步行运动试验”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但是,这类评估如何收费,基层医生如何有动力去做这件事情?这需要政策的支持。”
在胡大一看来,做康复是一本万利的事情。康复做好后,减少患者的入院率,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节省医保基金。
未来诊所的商业化道路
现阶段,胡大一医生集团是一个完全公益性的平台,不涉及任何商业收入。但是医生集团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考虑到商业模式。
胡大一坦言,“只靠公益做不好,但到底怎么做商业运营我们很缺经验。” 胡大一告诉健康点。
胡大一告诉健康点,此前国内的保险公司、地产公司、医药公司都找他谈过合作,但最终都因为合作方想要控股权而无法达成合作。
尽管现在胡大一医生集团已与做挂号起家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医指通建立了合作关系,医指通也将作为胡大一医生集团的投资方并负责具体的商业运营,但具体的投资额双方目前还未确定下来。
今年3月,胡大一医生集团在深圳建立以防、治、康、养为中心的线下心脏康复机构-未来诊所。据李浩介绍,诊所约2000多平米,投资成本千万元级,这个心脏康复诊所的面积比深圳已开展心脏康复的多家三甲医院还要大几倍,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康复中心。
△2018年3月,胡大一医生集团“未来诊所”成立仪式
按照胡大一的设想,线下诊所会有一个“慢病超市”,患者来到诊所后可以体验心脏慢病管理服务产品,就像在超市买商品一样选购,销售可穿戴设备亦是诊所商业模式的一部分。
胡大一告诉健康点,自建的心脏康复诊所还将连接三甲医院、康复机构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将变成心脏康复的“4S店”。
“如果市场只卖汽车,没有‘4S店’,汽车坏了等大修,很难修好,成本也高。人也一样,心脏手术放心脏支架或者搭桥后,如果不主动地保养、维护,病情一旦复发,再重新做手术,一是医疗效果不好,二来烧钱。”胡大一说道。
李浩告诉健康点,“未来诊所”定位为中高端人群供全面的慢病管理服务,并逐步建立国内慢病管理服务的一套标准体系。
据李浩介绍,心脏康复诊所主要提供慢病管理服务。比如:单就支架术后的患者而言,“未来诊所”会结合胡大一慢病管理“五大处方”为其提供一对一个性化定制的运动、用药、心理、营养、生活方式的系统性康复方案,并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作出对应性的动态调整指导方案;此外,诊所每个月提供面诊康复评定服务,并提供7×24小时互联网在线医疗管家照护。
通过前期市场调研,李浩了解到,仅深圳每年就有2-3万例心脏支架手术,在他们所做的2206份心脏患者的调查问卷中,六十岁以上人群占比超过五成,有将近五成为安装一个支架的患者,有九成多的患者选择希望得到系统化的支架术后康复服务。此外,医指通平台本身有5000多万用户,其中心血管类疾病患者约有800多万名。因此李浩认为“未来诊所”不愁用户。
李浩了解到,国内有高端民营医院做同类的心血管慢病管理服务定价高的近3万元/月,中端价位有8000~12000元/月。“价格差别主要体现在服务上,其他的康复器械收费相对标准化,各家的差别不会太大。”而“未来诊所”的心血管慢病管理服务定价初步设定在2000~3000元/月之间。
李浩表示,心脏康复诊所建立一定的标准化服务后,预计第二年就能实现盈利。
而目前心脏康复诊所规划中,未来诊所主要以口碑传播来解决患源问题,因此市场运营推广人员不到10个,其他的都是医护管家团队,在26位专家中,除了个别医生为全职外,其余主要是多点执业的方式来提供医疗服务。“从人力资源配置上来看,我们的诊所是一个相对轻资产的模式。”李浩说道,“未来诊所”是重资产的实体医疗机构中最轻资产运营模式。
4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在李浩看来,这份文件意味着慢病复诊病人通过互联网医院在线开处方得到明确肯定。目前,医指通的互联网医院在浙江、天津、广东同时建设。
医指通还与浙江医院合作建立了医联体,由此可以将在线复诊开处方的服务半径延伸到广大的基层市场。“我们将药品中间流通环节的差价都取消,直接返利优惠给患者,同时还能获得一部分利润。”李浩告诉健康点,在线处方后,药品配送具体通过与商业公司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商业公司每个月补货到终端诊所、社区医疗机构,以方便患者就近取药。
来源:健康点healthpoint(微信号 caixin-life)
作者: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