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谷网

中国医药上市公司人力资源分析

来源: 医药魔方数据 作者:禾木

近日,吴晓滨和巢守柏这两则高级人事变动在医药圈引起轰动,吸引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吴博士和巢博士本身已经是在跨国制药巨头身居高位的华人高管,原本可以功成身退,却选择迎接挑战开启人生新的征程。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本土创新和研发实力的崛起正吸引着更多生物医药高级管理人才的加入。

实际上,不仅是频繁发生的医药高层人事变动吸人眼球,在国家围绕“仿制药”和“创新药”两条主线持续深入推进的政策改革之下,整个中国医药行业近两年都是“市场风云变幻、资本热流涌动,人才百花齐放”的态势。

毫无疑问,医药行业是人才、技术和资本驱动发展的高科技产业,而在这些要素当中,主观能动的人才又是最为重要的。那么中国医药行业当前的整体人力现状如何相信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

在此,医药魔方在业内首次基于300家中国医药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的公开披露信息,对中国医药产业的人力状况进行一个初步摸底。300家样本上市公司的数据应该可以反映行业的基本现状,不过仍需指出,本文数据和结论并不代表中国医药行业的准确实际情况,仅供大家参考,管中窥豹。

样本数据的一般情况

本文纳入统计的300家医药上市公司从主营业务上进行区分,包括医药工业类186家,血液制品&疫苗类14家,CRO/CMO/CDMO类15家,辅料/药包材/制药仪器设备类8家,医药商业/CSO类28家,医疗类49家。从上市地点上划分,包括A股主板上市128家,中小板68家,创业板78家,新三板7家,港股上市18家,美国纳斯达克上市1家。


说明:1)千山药机财报未准时披露,未纳入。2)对于主营业务同时包括工业和商业的医药公司,以20%为界限进行归类。即:工业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20%者,归为医药商业公司;3)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械、医疗服务、诊断试剂/设备、基因检测的公司,归为医疗类

中国医药上市公司人力资源的一般情况

1. 从业人员数量及人均产出

2017年,300家医药上市公司的总营业收入为16818.78亿元,总净利润1315.29亿元,在职从业人员总数122.68万人,人均实现营收收入137.09万元,人均实现净利润10.72万元。

2017年医药上市公司人均产出


注:部分合并报表公司,员工数量已做扣重处理

从人均净利润产出的高低上看,血液制品&疫苗公司(30.06万元)>医药工业公司(12.71万元)>医药商业公司(8.33万元)>辅料/药包材/制药仪器设备(8.11万元)>CRO/CMO/CDMO公司(6.97万元)>医疗公司(5.13万元)。

2. 从业人员的岗位分布

医药上市公司年报中“员工情况”项下的信息披露最常见的是将员工的岗位划分为“生产人员、销售人员、技术人员、财务人员、行政人员”5种。本文也从以上5个维度统计一下行业人员的岗位分布。

由于各家公司财报披露信息的格式和完整度不同,首先扣除不可统计岗位信息的从业人员以及明确披露不属于上述5种岗位的从业人员合计227852人。在剩余可统计并且符合纳入条件的998977名(约100万)在职医药行业从业人员中,销售人员最多,占到37%,其次是生产人员33%;技术人员(包含研发)16%,行政人员(包含管理)11%,财务人员3%。

300家医药上市公司从业人员的岗位分布情况


3. 从业人员的学历构成

从“硕士以上、本科、本科以下”3个维度统计医药公司的人员构成。由于各家公司财报披露信息的格式和完整度不完全相同,首先扣除不可统计或者未披露员工学历构成的从业人员合计231744人,在剩余可统计的995085人(约100万)中,本科以下学历的人员最多,有71.87万人,占58%,本科学历占39%,硕士以上学历占3%。

中国300家医药上市公司从业人员的学历构成


上述数据是全部300家样本医药上市公司的一般人力情况,因为医药行业产业链比较长,主营业务细分也比较多,篇幅所限,我们接下来重点分析一下医药工业公司的人力情况。因为医药魔方已经发布文章深入介绍过CRO/CMO/CDMO公司(详见:CRO持续火爆:44家上市公司业务和财务数据对比),因此下文所列的医药工业公司也就不再考虑CRO/CMO/CDMO类公司。

医药工业公司人力资源分析

本文共纳入186家医药工业公司,未从主营业务上区分原料药公司和制剂公司,也未区分中药、化药、生物药公司,仅做一般统计,供参考。

186家医药工业公司的2017年在职员工总数698679人,共实现营业收入6654.47亿元,净利润888.37亿元,相当于人均实现营业收入95.24万元,人均创造净利润12.71万元;这些医药工业公司2017年花掉的销售费用是1579.53亿元,研发费用为276.17亿元。

医药工业公司财报中“员工情况”的信息披露格式一般比较工整,也比较完善。从岗位分布上看,在扣除无法统计岗位信息的65683名从业人员后,在剩余632996人当中,生产人员占比最高达到39%,销售人员达到32%,技术人员(含研发人员)16%,行政人员11%,财务人员占2%,具体数量和比例如下图所示。


从学历构成上看,在扣除不可统计学历信息的101776名从业人员后,在剩余596903名在职从业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占4%,本科学历占26%,本科以下学历占70%。


销售人员是帮助工业公司实现产品收入转化的主要人群,也比较能体现一家公司的销售能力和实力。在可统计销售人员数量的177家医药工业公司中,销售人员超过10000人的有2家,分别是白云山和中国生物制药;销售人员5000-10000人的有4家。更多信息如下。

177家医药工业公司销售人员区间分布


销售人员数量>2000的医药工业公司


注:部分港股公司未披露销售人员数量

医药工业公司另外一个比较值得关注的人群是研发人员,因为研发代表未来。在可统计研发人员信息的172家医药工业公司中,研发人员超过2000人的公司有4家,分别是复星医药、科伦药业、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更多具体信息如下。

172家医药工业公司研发人员区间分布


研发人员数量>500的医药工业公司


硕士以上学历员工>200人的医药工业公司


结语

以上数据仅是基于2017年财报信息对中国医药上市公司人力资源状况的一个简单摸底,由于存在附属公司、控股公司及合并报表等复杂情况,可能存在些许偏差,再加上只是样本公司数据,所以不能代表最准确的真实情况。不过上市公司通常是行业的佼佼者,其运营情况至少代表了行业的上游水平,而大家作为中国医药产业的参与者,对行业的认知也不能仅凭感觉,所以还是希望以上述数据可以帮助大家对中国医药行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来源:医药魔方数据

作者:禾木

关注药上市微信
点击关注药上市微信

相关阅读

中国医药上市公司2017年财报披露完毕,盘点十大之“最”

2018-05-02

中国医药上市公司2017年财报披露完毕,盘点十大之“最”
盘点:2016医药上市公司盈利哪家强?

2017-01-03

盘点:2016医药上市公司盈利哪家强?
医药公司上半年业绩喜忧参半

2016-08-05

医药公司上半年业绩喜忧参半
最具竞争力医药上市公司20强出炉:云南白药、天士力等入选

2014-08-25

最具竞争力医药上市公司20强出炉:云南白药、天士力等入选
盘点:起底九家医药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的组织形式(内附详情)

2014-05-04

盘点:起底九家医药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的组织形式(内附详情)

热门推荐

实施延伸检查制,《中药材GAP实施技术指导原则》和《中药材GAP检查指南》

2023-07-08

实施延伸检查制,《中药材GAP实施技术指导原则》和《中药材GAP检查指南》
国家药监局:中药饮片标签撰写内容与要求

2023-08-11

国家药监局:中药饮片标签撰写内容与要求
海关总署关于进口阿根廷牛黄的检疫和卫生要求

2025-04-28

海关总署关于进口阿根廷牛黄的检疫和卫生要求
第三批全国中成药集采启动,中药注射液被纳入

2024-10-10

第三批全国中成药集采启动,中药注射液被纳入
一款印度企业的原料药被暂停进口

2025-04-28

一款印度企业的原料药被暂停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