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抗感染用药市场
近年来,我国政府和医学界对儿童用药进行了全面系统性的研究。随着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药品审评中心发布了《儿科人群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后,将有助于全面认识儿科人群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为临床制定合理用药方案提供依据。同时对国内儿童临床用药的开发与生产有着指导性的意义,进一步保障了儿童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性。
总体来看,国内儿童专用药品市场与刚性需求的差距仍然较大,儿童专用药品剂型仍显示出不足。一方面是儿童药物剂量比较小,处方设计、生产工艺相对复杂,生产周期长,对剂型的要求更高,需要开发口崩片、咀嚼片等剂型,对辅料的要求也很高,有一些辅料根本不能用于儿童。但儿童对口味的需求又有特殊调整,制药生产成本较高,经营商效益低仍是主要根源。另一方面儿童药物临床试验进展速度迟滞,按我国现行GCP要求,儿童作为药物研究的受试者,必须征得其法定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当儿童能做出决定时,还必须征得其本人的同意。现阶段临床试验对儿童的伦理学要求越来越高,试验规范性要求趋严,导致了儿童药物临床试验难度的加大。
据2010年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0-14岁人口为22246万人,占我国人口总数的16.60%,随着2014年国家计划生育二胎政策的出台,儿童所占的比重将由下降的趋势转为增长趋势,儿童用药品类已是倍受瞩目的市场。
《2013年中国儿童用药白皮书》报告显示,当前公众对儿童用药安全感不够满意,仍有值得改善的空间。儿童用药市场规模潜力巨大,但由于受到儿童药生产、研发成本高等因素制约,我国儿童用药事业健康发展仍需更多的配套支持。
近10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儿童卫生保健工作的全面重视,青少年、儿童用药产品结构有了较快的发展,儿童用药市场销售额长足迈进。这与专家学者的呼吁和制药厂商对儿童用药产品的开发是分不开的,客观上推动了儿童用药市场的平稳发展。
需求市场推陈出新
在医药市场中,青少年、儿童用药具有特殊性的地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对疾病的抵御能力较弱,是最易患病的群体之一。儿童常见病中居于前三位的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传染性疾病,其用药比重占据了儿童用药总体市场的88%。
我国近两年儿童用药销售额将继续保持年均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2013年,限药品说明书标明儿童使用用法的药品销售额已近500亿元,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670多亿元。另据行业研究数据预测,2015年我国儿童药品及保健品总体市场将达到1208亿元规模。
在我国儿童用药中,全身抗感染用药的使用率较高。多年来约占儿童用药总体市场的80%左右;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全面实施后,乱用抗生素的现象将得到治理,在医生和儿童家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意识提高下,儿童用药市场抗生素的比重已在逐年下降。
儿童表达能力低,依从性差,使儿童疾病的诊治比成人有更大难度。另一方面儿童各项机能与成人有很大差异,甚至不同阶段的儿童之间身体特征也不尽相同,从而使儿童用药的品类、剂量、剂型受到了极大的约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规定,氟喹诺酮类不能用于儿童临床用药,氨基糖苷类不适用于门诊患儿,氯霉素类、四环素类也不宜作为儿童一线用药。2013年3月12日美国FDA对已上市20余年的阿奇霉素发布了可能引发心脏活动异常变化,或导致潜在性致命心律不齐的警告,使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主要品种在用药中更加注意。使儿童抗感染药物主要集中在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和中成药等安全性较高的品类中。随着市场有需求,适合于儿童口感、气味、形状等的特殊要求的剂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儿童抗生素中颗粒剂、干混悬剂、混悬剂、泡腾片、分散片、咀嚼片的不断推出,提高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顺应性。
政策约束,规范抗生素市场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从2011年起,卫生部开展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2012年8月1日起实施了卫生部制订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了抗感染药物监管,规范了抗生素市场。
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16重点城市样本医院全身用抗感染药用药金额为130.42亿元,同比上一年下降了2.31%。在刚性需求下,比上一年的下降的16.34%有较大变化,儿童抗生素用药也处于总体回落态势中。
儿童抗生素用药主要厂商
随着我国医院用药结构的变化,已逐步与国际水平接轨。儿童抗生素用药主要品种结构也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变化。这主要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临床感染性疾病治疗中,抗生素仍占据了重要地位。
目前,儿童临床使用的抗生素专用药物主要是口服制剂,其中颗粒剂、干混悬剂、混悬剂、泡腾片、分散片、咀嚼片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主要品类是半合成青霉素及复方制剂、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制剂、大环内酯类的红霉素衍生物新一代抗生素。据统计数据表明,至2013年底CFDA批准的这三类药物的儿童适用剂型有20个品种,总共已有600张生产批文。其中颗粒剂占据了46%、分散片占据了29%、干混悬剂占据了17%,而儿童抗生素其它剂型所占比重较少。
虽说专门的儿童药品生产企业在我国4000多家制药厂商中仍属凤毛麟角。但是,仅儿童抗生素专用药物已有320多家生产。国内的儿童用药骨干厂家主要是太阳石(唐山)药业、山东淄博新达、先声药业、海南康芝药业、北京首儿药厂、哈药集团三精儿童大药厂、修正药业集团儿童制药、哈尔滨儿童制药厂、天津市儿童药厂、石药集团欧意药业、山东鲁抗医药、神威药业、武汉健民、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宋庆龄基金儿童药业等。此外还有外资/合资企业中美上海施贵宝、上海强生制药、北京韩美药品、广州南新制药等。
儿童口服头孢类药物
目前,临床使用的抗感染药物较多,其中头孢类药物占据了重要地位。统计数据显示,国内临床使用的头孢类单方药物从第一代到第四代有36个品种,复方制剂有8个。此外是半合成青霉素类药物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及其复方制剂。儿童专用药物主要是口服制剂,其中复方制剂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复方头孢克洛、头孢氨苄甲氧苄啶、头孢羟氨苄甲氧苄啶。
就头孢制剂及复方头孢制剂药物而言,2013年国内16城市样本医院头孢类药物用药金额为61.17亿元,其中注射剂药物占据了84.66%,口服制剂占据了15.34%,居前五位的口服头孢制剂药物是头孢地尼、头孢克肟、头孢克洛、头孢丙烯和头孢呋辛酯。在样本医院数据分析中,适用于儿童专用头孢类口服药物占口服头孢制剂的30%左右,大约在5亿元左右,而放大后测算,将达数十亿元的市场规模。
从适合儿童使用的头孢类药物中,药品使用说明书是比较谨慎的,多数抗感染药物对体重过低的早产儿、新生儿的用药安全性尚未确立,尤其是不足6个月的婴儿相关的安全性和疗效的资料极少。
样本医院临床中儿童使用的头孢类药物概况(仅供参考)
抗菌口服药头孢地尼领军
头孢地尼是日本藤泽药品工业公司研制开发的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是在头孢克肟的基础上开发的品种。1991年首次在日本上市,商品名Cefzon,1997 年12月通过FDA批准在美国上市,从而推动了销售市场的增长。1999年日本藤泽药品工业公司的头孢地尼进入中国市场。2001年天津医药集团津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头孢地尼获准用于临床。
目前国内已批准的原料药厂家是天津医药集团津康制药、浙江永宁药业股份、江苏豪森医药集团连云港宏创医药和四川方向药业等四家;生产的分散片是天津市中央药业、广东博洲药业、深圳致君制药、天津市津兰药业;胶囊剂是江苏豪森药业股份和天津医药集团津康制药。其中头孢地尼颗粒规格50mg,目前仅有进口,国内尚未批准厂家上市生产。
头孢地尼不仅保持了对内酰胺酶的高度稳定性,而且改善了第三代头孢菌素仅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强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差的不足,是一个抗菌谱广、疗效高的口服头孢菌素品种。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临床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少、方便使用等特点。临床上可用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外科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口腔科感染等。
头孢地尼是国家医保目录中的品种,近年来一直处于快速增长期。头孢地尼是一个口服抗生素,具有不良反应较小,安全必高、用药方便的特点,主要品牌是希福尼、世扶尼、全泽复。头孢地尼不但适用于成人,而且适用于儿童,儿童服用的常规剂量为每日9-18mg(效价)/kg,分三次口服。(对体重过低的早产儿、新生儿的用药安全性尚未确立)。
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16城市样本医院口服抗菌药物品种中,头孢地尼以3亿多元居于首位,同比上一年增长了7.96%。同样在医院儿童使用的头孢颗粒剂和分散片等药物也是居于第一位的药物,随着国家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引导和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头孢地尼口服类抗生素仍是具有成长性的品种。
头孢克肟增长平稳
头孢克肟为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临床应用上已普遍被认可,制剂需求量也逐年增长。尤其是在近五年间的销售额有着较好的表现,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
2013年国内16城市样本医院头孢克肟用药市场为1.91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0.5%,在口服头孢中居于第二位,在儿童使用的头孢类药物占据了近两成。
头孢克肟是日本藤泽药品工业株式会社研制开发的药物。1987年在日本上市。我国于1994年开始进口头孢克肟原料及制剂,随后国内相继生产上市,由于其临床效果明显,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小,因此市场用药逐年走高。也吸引了不少内资药业的加入,使得该领域的竞争激烈。至2012年5月国内已有128张生产批文,其中原料药23家生产。制剂主要是口服片剂、胶囊,以及适用于儿童的颗粒、、干混悬剂、分散片等。
头孢克肟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起杀菌作用,对多数β内酰胺酶稳定,许多产青霉素酶和头孢菌素酶菌株仍对本品敏感。:本品适用于对头孢克肟敏感的链球菌属(场球菌除外),肺炎球菌、淋球菌、卡他布兰汉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属、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及流感菌等引起的呼吸道、泌尿系统、胆道系统细菌感染性疾病等。儿童使用头孢克肟每日两次,每次1.5~3mg/kg计算给药量,6 月以下儿童不宜应用。
头孢丙烯安全性是代表了其价值
头孢丙烯为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是由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首先研制成功的药物,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可用于治疗儿童中耳炎和鼻窦炎的口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商品名为施复捷。
头孢丙烯1992年上市后,在儿童用药市场上表现出优势,以其安全性和独特的构效关系决定了其品种自身价值。头孢丙烯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中度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和皮肤及皮肤软组织感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产青霉素酶菌株、产β内酰胺酶菌株引起的感染也具有较好的作用。而且也是治疗丙酸杆导致的痤疮的药物。
2013年国内16城市样本医院头孢丙烯用药市场规模为1.3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部分抗微生物类和循环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价格的通知下达后,降低抗微生物类最高零售价格,其中头孢丙烯制剂平均降幅32%,市场份额增长缓慢。
头孢丙烯在临床中不但用于成人,也是适用于儿童的药物。现已开发了许多适合于儿童的口服药物,如干混悬剂、颗粒剂、分散片、咀嚼片等。头孢丙烯药品说明书显示:2~12岁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每次7.5mg/kg体重,每日两次;皮肤或皮肤软组织感染,每次20mg/kg体重,每日1次。6个月婴儿~12岁儿童中耳炎,每次15mg/kg体重,每日两次;急性鼻窦炎,一般每次7.5mg/kg体重,每日两次;严重病例,每次15mg/kg体重,每日两次。尚无6个月以下小儿患者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和疗效的资料。
目前,国内已有20多家头孢丙烯原料药及及口服制剂获准上市,干混悬剂主在是中美上海施贵宝的施复捷、南京亿华药业的希能和汕头金石制药总厂的金石牌头孢丙烯干混悬剂。头孢丙烯颗粒剂是先声药业的“力宏”、哈尔滨凯程制药的凯可之和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齐鲁制药的产品。尤其是突破价格与推广瓶颈后,在治疗敏感菌感染的前沿市场上,逐步取代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和头孢克洛的市场份额。
我国儿童是一个巨大的药品需求的群体。因此,儿童用药市场蕴藏着较大的市场空间;具有增长迅速、潜力巨大、倍受关注的特点。在我国儿童用药中,抗生素的使用率较高。虽然不合理用药占据一定的比重,但是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儿童身体素质有一定差距,体质弱、抵抗力低下也是抗感染用药率较高的因素之一。随着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对子女培育观念的改变,正在逐渐改变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