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大学公布“韩春雨事件”调查结果,韩春雨回应
昨日晚间(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学公布了此前轰动一时的“韩春雨事件”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称: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撤稿论文已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有关方面按照规定已取消了韩春雨所获得的荣誉称号,终止了韩春雨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并收回了科研经费,收回了韩春雨团队所获校科研绩效奖励。
以下为河北科技大学官网发布的《学校公布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的调查和处理结果》全文:
8月31日,学校公布了对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相关情况的调查处理结果。
2016年5月2日,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了《NgAgo-gDNA为导向的基因编辑技术》论文。2017年8月3日,韩春雨团队主动撤回该论文。学校对此事件高度重视,按照学术、行政两条线进行了全面核查。
校学术委员会成立调查组,本着“依法依规、严谨规范、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认真核查了该论文涉及的全部原始实验资料,并委托第三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重复验证实验,认为撤稿论文已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
该论文发表后,韩春雨的个人住房、职称、工资待遇等均未发生变化。在调查过程中,韩春雨主动要求退回基于撤稿论文所获得的科研项目、绩效奖励、荣誉称号、社会任职等。有关方面按照规定已取消了韩春雨所获得的荣誉称号,终止了韩春雨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并收回了科研经费,收回了韩春雨团队所获校科研绩效奖励。个别社会任职正在按法定程序办理。
调查期间,韩春雨及其团队积极配合,对同行学者和社会公众的关注表示感谢,对论文发表所造成的误导表示了歉意。
河北科技大学秉持“兴业尽责”校训,支持和鼓励广大师生探索科学未知、服务社会民生。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坚持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
今日,河北科技大学官网发布了《韩春雨就公布撤稿论文调查处理结果表态》。该文中,韩春雨表示,在国际前沿的基因编辑技术研究领域,存在许多不可预知的问题。在经历了质疑、撤稿和调查之后,通过校内外同行专家的指导和进一步的实验验证,深刻地认识到,撤稿论文的实验设计存在缺陷、研究过程存在着不严谨的问题,论文的发表给国内外同行学者造成了误导和人力物力的浪费。论文发表后,面对媒体和同行的质疑,未能冷静理性对待,发表了一些不当言论,给社会公众带来了不必要的纷扰。对此,韩春雨表示了歉意,并对同行学者和社会的关注表达了感谢。
2016年5月2日,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了《NgAgo-gDNA为导向的基因编辑技术》论文。一时关于该文章的科学性、有效性引发了大量的业内争论,媒体也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报道。
受制于各方压力,2017年8月3日,韩春雨团队主动撤回该论文。
随后,河北科技大学就此事件展开了调查。
此次调查结果的公布,可以看做为上述事件画上了一个句号。关于这份调查结果和韩春雨的表态,今日也有多种质疑和争论,但医谷认为,无论之前关于事件本身的广泛关注,还是今日的种种质疑和争论,其实都表达了国人对核心科技领域的关注和期望突破,为国争光,因此,沉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安静踏实地做好每一步科研,每一个工作细节,才是我们应该孜孜以求的目标,愿中国在“大国重器”领域早日突破,不断突破,引领世界风潮。